陈景认真扫过作文,里面的内容就好像是在看一个人的一生。
这个作文就是班长写的。
班长现在的年龄已经有十一岁了,说实在的,马上就要上初中了。
所以,写的应该是这里最好的。
女孩写的是自己母亲,但是句句不离自己的父亲。
她母亲是工地的一个小工,父亲是工地的长工。
从小就不怎么陪伴孩子,几乎只有过年才会回家。
孩子的第一个观点,对自己怎么样。
孩子说,没怎么见过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会经常送东西回来。
例如,一个弟弟。
陈景看到这里的时候,第一秒很震惊,但是想了想,也是。
太多这种孩子,在家里留守,爸妈出去工作,然后意外生下一个弟弟。
嗯,大多数都是上面一个姐姐。
不过从话语里面,没看出女孩有什么其他想说的。
似乎对这件事情没有很大的恨。
后面就是对家庭。
嗯,说的很好,妈妈在工地上当小工很辛苦,爸爸会体谅妈妈,就算再累,也会给妈妈倒水洗脚。
说实话,这个年代能做到这样的,很少了。
在后面就是对社会了。
孩子们骄傲,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做房子,做桥梁等等。
而且孩子还说,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去建设祖国。
看完这篇作文,陈景觉得蛮不错的。
没有从当中看出一点戾气。
如果是常规,看到爸妈带个弟弟回来,会觉得自己失宠了吧。
但是她没有表达出任何这样的意思,反而是觉得心疼,父母很辛苦。
这孩子的觉悟高啊。
蒋明那边也是帮忙看着作文,看着这些孩子稚嫩的文笔,心里也不知道说什么。
陈景三人把所有的作文都看了一遍,站起身,说道,“大家写的很棒啊。”
“我以为大家会写的很差,可没想到会写的这么好。”
这就是陈景的第二个打算。
继续给孩子们自信。
不管孩子们写的怎么样,都得说写的好。
正是因为,自己是大作家,孩子们认可自己。
当得到大作家的认可,才能让大家更加的自信。
“我觉得大家都写的很好啊。”
“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脸上很紧张,是不是怕老师觉得看到的不好?”
“真没有,大家写的都很好,非常好,我是一个作家,我觉得大家都有当作家的潜力。”
陈景这一波鼓励,让孩子们有了前所未有的想象。
陈景就是来给他们打鸡血来的。
每个孩子都太不自信了,总觉得自己是山里的孩子就是比不过人家。
虽然陈景知道很多确实是现实,但是,就不要毁了孩子们这些美好了。
三人对每篇作文都开始做点评。
每个孩子都是非常认真的听讲,生怕没了这节课,以后就听不到了。
“陈老师,我想跟你一样,成为作家。”
那个最大的女孩子这么一说,陈景看到了她脸上的韧劲。
“可以啊,非常好,你的文笔非常的不错。”
“只要多看书,多学习,未来肯定写的比我好。”
陈景给足了信心,陈景能从这个女孩眼里看出坚定。
确实,在山区里的孩子,没什么玩的,山里和村里都跑惯了,或许读书就是他们唯一的“玩物”。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恬恬。”
陈景点头道,“我记住你了,好了,现在饭也快好了,下去吃饭吧。”
陈景也没什么理由转移注意力了,自己都是饿的,更别说孩子们了。
去到楼下,差不多了,就剩下一个汤快好了。
何楚薇站在陈景身边小声道,“刚才在楼下都能听见你说话,你好有激情哦。”
陈景笑道,“那可不,总得让孩子们勇起来。”
这个时候菜也做好了,还是跟上次一样,孩子们先吃。
不过郭子林想体验一下打饭的感觉,蒋明也被推了上去。
人家是新来的,肯定得有参与感啊。
郭子林是活泼的,直接问道,“够吗孩子。”
“来,多吃点。”
而蒋明就太文明了,一句话不说,但是行动证明,他给孩子打的是真多啊。
这次大家都坐在教室一起吃饭。
陈景这个时候问道,“乡亲们呢,要不喊过来一起吃吧,大家都帮忙了的。”
庄老师不好意思道,“一开始田老师也说了,我去找了乡亲们,乡亲们都不好意思来。”
“毕竟是你们过来帮忙,还吃这里的饭,不好。”
“主要是,怕吃了,孩子们不够吃。”
这个时候田亮说道,“没事,我留了很多,晚上孩子们都可以带回家给家里人吃。”
这次确实蛮多的,可以带回家。
田亮真是为了大家考虑。
吃着吃着,突然有个小朋友说道。
“要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个就好了。”
听见这话,大家一下就沉默了。
那个小孩年纪算是最小的,五六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坐在凳子上,双腿还在荡。
田亮腮帮子一硬,手里的饭一下就不香了。
庄老师也觉得这句话不好,说道,“孩子们,只要努力读书,走出去了,每天都是这个菜。”
“现在大家就是得用心读书,知道吗?”
听见这话,有些孩子是憧憬,有些孩子还是听不懂。
吃完饭,休息了一下,就开始给大家剪头发。
田亮是有一点剪头发技术的,也是为了当志愿者学的。
但是其他人手生的很。
女孩的头发是简单,何楚薇几个女孩一起帮忙,只需要剪短,然后把刘海弄好。
男孩怎么说呢。
这大冬天的,总不能弄个寸头吧,不抗冻。
所以,好几个男生一起,尽量给孩子弄个帅气的发型。
时间慢慢过去,陈景突然喊住了庄老师和田亮。
“二位老师,我上面买了书,你们一起过来看看。”
这个时候田亮笑道,“我还在剪头发呢。”
陈景执意道,“可以先让老郭剪,他现在可想上手了。”
“上面的书是我买的,我想跟你们说一下分书的问题。”
陈景这么一说,田亮和庄老师对视了一眼。
庄老师率先说道,“好,我来帮忙。”
田亮也没办法啊,只能跟着。
跟着陈景来到二楼,这里都被塞满了。
庄老师惊呼道,“这么多啊,这都不止是五十个孩子了,这几百个孩子都能用了。”
“这个叫什么,在你们外面,叫文具店吧?”
“我觉得这比文具店还多。”
这个时候田亮问道,“陈景,你是想分哪些,我们拿出来。”
陈景呼出一口气,说道,“老师,我想捐十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