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京城。
临近年底,一则消息却震动了京城。
林相要辞官归乡了!
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有消息传出林相已经上书乞骸骨。
要告老还乡。
但却被女帝给驳回,而之后,林相再次上书,这一次,女帝依旧驳回,并且加官进爵,大肆封赏。
可后来林相依旧坚持上书,铁了心要告老还乡。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而就在昨天,林相最后一次上书,这一次女帝终于同意了林相的请求……
于是,这位大武帝国掌舵30多年首相,就这样在这绚丽令无数英雄折腰的京城大舞台上退场落幕。
京城中人虽然早有预料,但当真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内心无比复杂。
在林含浦掌权的这30多年来,有无数人是他的信徒赞扬他的能力,但也有无数人斥骂他,觉得他是一个奸相。
但无论如何,无数人不得不承认一点,是一个优秀的首相。
在这个位置上他做的很好。
如今,这位首相要退场了。
属于德宣朝的时代烙印似乎在一点点的消退,属于女帝的时代似乎真正来临。
而事实上,很多官员对这一点感悟更深,因为他们回头望去,发现女帝朝与德宣朝确实有很大不同。
这将近4年来,朝堂上多了很多年轻面孔,有年纪轻轻的便已身居高位,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除了那个现如今已经自立为王的……夏辰!
这将近4年来,整个朝堂上的风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大家都是抱着少做少错的态度,只要不涉及到大家的利益,那一切随着皇帝的想法来。
但这几年,他们发现朝堂的环境变了。
瑶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手腕改变着朝堂,改变着朝堂上的人员结构等。
很多年轻官员都是她亲手提拔的。
一些官员明悟,或许这便是为何林相选择急流勇退的原因。
在最辉煌,最绚丽,最巅峰时,果断的告老还乡。
他或许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一角……
林府。
这里依旧繁华,但是,如今的府内却与往日不同了。
有一丝暮气流淌。
终究是要退台了,即便临林相有众多门徒,但一旦退出权力第一线,这终究会有一些影响。
林府中,热闹散去,这里刚刚结束一场林党内部会议。
林含浦这位领袖要退下去,这影响自然无比巨大,但是他不是被动下台,而是主动下台,这又不一样,很多事情都还可以妥善安排好。
书房中。
各个座位上的茶杯中都还有余温,但人员都已散去。
林含浦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首位上,看着这一幕,他沉默有些失神。
而一旁,林子寒安静的陪伴着老父亲。
真到了这一步,即便林含浦心胸豁达,乐观积极,但心绪依旧有很大的波澜。
他年少读书,20多岁便中了进士,从而留在了京城,在京城待了三年,后来外出为官,但4年后他就被调入京城,从此青云直上。
在这京城他已经待了50多年了,而这座府邸这间书房,乃是他30多年前入阁时陛下赏赐的,如今一晃眼,他已经两鬓斑白了。
现在他更是主动的放开了那至高无上充满惊人诱惑的权力,主动告老归乡,尽管这一切都是他自愿,但现如今看着这书房中的一幕,心中怎么可能不会荡起涟漪呢。
“在京城好好做官,你虽然是林党,但接下来,一切要听从陛下的,面对那个卫鞅能让就让,不要与他发生矛盾冲突,你身处中间,尽量调和未来领导林党与卫鞅的冲突……但又不要太深陷其中,要做好明哲保身,做好这些,你未来会很快就升上去……”
不知过了多久,那茶碗中的茶都已经彻底凉了,林含浦才转头对着自己身旁这个最优秀的儿子说道。
他离开京城,但不代表他们林家彻底退出了这个权力舞台,林子寒接手了他的所有政治资源,虽然现如今官位相对还不高,但影响力绝对巨大。
林含浦为相30多载,这30多年,积攒下来的门生故吏,那不是说说而已,即便现如今瑶光面对这样的一股势力,也不敢轻视大意。
林子寒今年也30出头了,这个年纪在朝堂上刚刚好,既有很旺盛的精力,又不会让人觉得太年轻靠不住之感。
一般正常来说,官员到了这个年纪才是黄金年龄,升迁速度会快速提升。
林子寒虽然是林含浦的亲子,但却是科举路子出身,无论是自身的品德能力还是出身,那皆是无可挑剔。
他20出头便已在内阁中诸位阁老打下手,如今30出头,尽管林含浦一直有意的不让林子寒升的太快,但现如今,他也到了正四品,再上前一步,便是六部侍郎这一级别的了。
这一级别已经足以称得上朝堂大佬了。
因为六部侍郎,是有资格直接入阁的,虽然这种案例特别少。
林子寒听着父亲的话认真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那个卫鞅便会全面开启改革吗?”
林子寒开口问道。
林含浦点了点头,喝了一口已经凉透了的茶水。
“我的退场,便是改革开启的最好时机,接下来卫鞅便会立马正式入阁,如果他改革有效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他应该便是未来的首相了!”
林子寒虽然有一些猜测,但是听到自己父亲的确定,心神还是无比震惊。
因为卫鞅过完这个年,才刚好30岁,比林子寒还要小上一两岁。
但如今却直接青云直上,正式的封侯拜相。
这在整个大武朝800年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
大武800年,最年轻的一位内阁大臣36岁。
卫鞅刷新了记录。
“他确实能力很强,只是资历差了一些,但是有陛下为他兜底,这一切自然不算什么!”
林含浦平静开口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