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勃然站起,这个动作让扶苏吃了一惊。
“很多朝臣觉得连年用兵,天下动荡,黎民受苦。觉得如果英布赵佗不骚扰边境,不如就默认他们存在……”扶苏向张诚介绍这段时间以来朝廷的一些风向。
“放任割据者在身侧,是养虎为患。固然现在收复旧土大家要辛苦一些,但是如果等到割据力量发展起来,我们再去收拾,付出的代价更大——陈胜吴广900人起事,那个时候只需要派一个校尉,两千甲士就能平叛,拖到后来尾大不掉天下崩溃,全天下户口损失超过1000万人,莫非这个时候再去收拾残局就是仁德?”张诚问。
来自两千年后的张诚,对统一有超出这个时代的执念。毕竟在秦末这个时代,统一也不过是十多年的一段历史,而从后世的角度看,每一次国家分裂,都是巨大的灾难,分裂还是统一,这件事已经不容讨论了。
“朕已经下令韩信讨伐淮南国……只是,渡江作战,连蒙恬都没有把握,而想到接下来还要对南越用兵,就觉得耗费太大!”扶苏苦笑。
“长江淮河看起来开阔,但是从来不是可以凭恃的天险。”张诚道。自古以来建都金陵的都是短命王朝,从来都没有人能长久割据江南。
“秉直你倒是很有信心……”
“韩信来找过我,已经拟定了一个方案,渡江作战,可以解决。”
扶苏点点头。如果张诚说的是战胜英布没有问题,扶苏或者不会相信。但是张诚提到的只是渡江作战的问题解决了,那就是个技术路线,在技术上,扶苏还是相信张诚的。至于细节……这是将军和工程师该考虑的,皇帝需要的只是在身后无条件支持他们就好。
不懂的东西,别瞎掺和。
“主要还是穷啊……”扶苏感慨。
张诚抬了抬眼皮。这么快就单刀直入了吗?
“十年战争,先帝时期积累的粮仓,已经耗费一空,人口损失严重,到处都是荒地。没人没粮,现在国家想做什么事都困难。朕现在等着你长安城的化肥厂早日开工呢……”
“开工,今年投产,想看到效果也要明年秋收了。”张诚道。化肥是个好东西,但一方面粮食生产需要周期,另一方面农人耕作习惯也很难改变。把盐一样的化肥撒到土里去种地?这事儿普通农民很难接受。张村也是先试用在张诚家里的耕地上,大家看到效果,才敢效法的。
“总算是有个指望,可以先在皇庄和公田上先使用,朕就替天下臣民做这个表率……”扶苏说。
“您现在的皇庄比始皇帝时候还多吧?”张诚问。
“天下战乱,无数土地撂荒,朕回到长安以后,也就收买了一些……”扶苏有些脸红。“不过等日后人口繁衍,需要授田的时候,朕会把这些田地慢慢散出去的……”
土地问题是这个国家的大问题。大秦人口少,所以一直到胡亥时期都没出现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动荡。战后人口更少,与其担心土地兼并,不如担心土地撂荒。但是一夫百亩的授田,其实不可能持久。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人均土地就会越来越少,吃饱饭就成了问题。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土地承载的人口也就在五六千万的水平,两千年后的乾隆年间,古典农业技术和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这块土地能够承载的人口达到了上限——也就在两亿多。人口进一步增长,就要触及到马尔萨斯的危机了。
人类发展从来都不容易,如果不想靠瘟疫来调整人口,就要靠战争来解决问题。
人口如果爆发,只能向亩产要粮食。好在徐福先生误打误撞,搞出了尿粉这个东西,氮肥的出现能够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不过粮食作物需要的不仅仅是氮肥,钾肥可以依靠草木灰,但是磷肥从哪里得到?
张诚对磷肥元素在亚洲分布情况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太平洋的某个岛有大量鸟粪沉积形成的磷肥,再就是广告里曾经有宣传过加拿大钾肥,加拿大啊加拿大,北美真是膏腴之地,居然就那么荒着,这哪有天理!
“我们咬咬牙,忍耐一下,两三年内粮食会逐渐恢复,至于人口,只要有粮食可以吃饱,只要天下太平,人口恢复也是可以期待的,就只是怀孕生孩子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张诚安慰着皇帝。
“不当皇帝就不觉得自己还很穷……”扶苏喃喃道。
“陛下不是在对我哭穷吧?”
“不是找你打秋风,皇帝眼中的财富,就只是地里长出来的粮食、田野里工作的农民、税吏征缴的钱谷……不是你们商家柜台里叮叮当当响的铜钱!”扶苏白了张诚一眼。
一个钱字,皇帝的理解和商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人口就只能慢慢恢复,粮食三五年之后大概会有明显的变化,至于税收……”
“朕准备下令,天下农税下调为十五税一,商税进一步下调到二十税一。”扶苏说。
张诚赞了一声。
“与民休息吧,朝廷用度尽可能紧缩一点,让百姓先富足起来、小商贩先富足起来,朕也就能富起来了。”扶苏说。
这个理论倒是很纯粹的儒家理论,有子对鲁君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富足,君主怎会不足;百姓贫困,君主怎会富足?)
降低税收,能让更多粮食留在百姓的碗里,留在小商贩的钱袋子里,百姓多吃饭就有信心去生儿子,小商贩有余钱就敢于去扩大生产。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陛下如果缺钱,就吱声……”张诚感慨皇帝宽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内府只要节约一点,日子总比民间小户过起来容易,朕节俭一点就好。”扶苏道。
“如果您都节俭过日子,那朝廷的大臣又怎么敢花钱呢?如果贵人们都不花钱,我们商人的货物又卖给谁呢?”张诚苦笑。
统治者总以为自己节俭一点就能改善天下财富问题,问题是,从来不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