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窗外热闹的声响,心中却涌起一股别样的情绪。
他想到以往的大年三十,自己总是背着设备,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镜头记录着节日的热闹与喧嚣,为直播间的观众们带去一份份温暖和欢乐。然而今年,他却破天荒地决定不直播了。
他静静地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空荡荡的街道。平日里熙熙攘攘的街道此刻格外安静,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留下几声清脆的啼叫。
林纾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要捕捉这个特殊时刻里那些被人们忽略的瞬间。
于是,林纾简单收拾了一下,带上自己那部熟悉的老手机,出门了。他沿着街道慢慢地走着,脚步轻盈而又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
当他转过一个街角时,远远地看到了一个身影。那是一个煎饼摊主,正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摊位。
林纾加快了脚步走上前去,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他的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却有着一双温和而又坚韧的眼睛。
大叔的三轮车上,贴着一个褪色的福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那福字的颜色已经有些黯淡,边角也微微卷起,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大叔看到林纾,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说道:“小伙子,大年三十还出来呀?” 林纾笑着点点头,举起手机说:“大叔,我想记录下您收摊的样子。”
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这没啥好拍的,就是普普通通收个摊。” 但还是配合地继续手上的动作。
林纾站在一旁,专注地用手机拍摄着。大叔先把摊板上的残渣仔细地清理干净,动作娴熟而又认真。
然后,他将各种调料瓶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仿佛在珍藏着一年的收获。最后,他慢慢地收起遮阳伞,那伞骨在阳光下发出轻微的声响。
林纾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大叔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辛勤的劳动为生活努力奔波。
而那三轮车上褪色的福字,就像是一种无声的见证,见证着大叔一年来的辛苦与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拍摄结束后,林纾向大叔道谢。回到家中,他坐在电脑前,精心剪辑着这段视频。
他没有添加过多华丽的特效和解说,只是保留了最真实的画面和声音。视频的最后,定格在那辆贴着褪色福字的三轮车上。
大年初一的凌晨,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夜色如墨般浓重,唯有天边偶尔闪烁的星辰,像是镶嵌在黑幕上的宝石。
林纾却早早地起了床,怀揣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蹑手蹑脚地出了门,朝着寺庙的方向溜达而去。
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他不禁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呼出的热气瞬间在眼前凝结成一团白雾。街道上寂静无声,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平日里热闹喧嚣的城市,此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余下他轻轻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
当他远远地望见寺庙那巍峨的轮廓时,心中一阵激动。寺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飞檐翘角在黑暗中隐隐约约,宛如沉睡的巨龙。
而寺庙门口,早已排起了一条蜿蜒的队伍,香客们静静地等候着,在夜色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林纾加快了脚步,走到队伍旁。香客们有的双手合十,闭目祈祷,脸上满是虔诚;有的轻声交谈,言语间透露出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他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凝重而又神圣的氛围,这让他也不由得放轻了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了鱼肚白,黑暗开始一点点地褪去。终于,到了点燃第一炷香的时刻。
一位身着僧袍的僧人缓缓走上前,手中捧着一支粗壮的香。他的神情庄重而安详,在众人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用火种靠近香头。
林纾迅速举起拍摄设备,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火种接触到香头的瞬间,一丝微弱的火星闪现出来,紧接着,火星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欢快地跳跃着,在黑暗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当他转到庙会小吃区时,远远就瞧见一个机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围着。
那机器飞速转动着,一缕缕糖丝飘飞出来,逐渐形成了一大朵粉色的云朵,在阳光下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引得周围的孩子们兴奋地欢呼雀跃。
林纾瞬间被这迷人的景象吸引,像个孩子似的挤到最前面,举起拍摄设备,想要从各个角度记录下诞生的全过程。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旋转的机,脚步不自觉地越凑越近,完全沉浸在捕捉那美好瞬间的专注中。
制作的师傅熟练地舞动着竹签,将飘飞的糖丝一点点缠绕起来。那些粉色的糖絮如同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肆意飞舞。
林纾太专注于拍摄,丝毫没有注意到几根调皮的糖絮悄然粘上了他的头发丝。
他时而蹲下身子,从下往上仰拍那蓬松的质感;时而踮起脚尖,想要捕捉到在阳光照耀下的绚丽光影。
就这样,他顶着 “糖丝头”,投入地拍摄了半个小时。
期间,周围的人们不时向他投来忍俊不禁的目光。有个小朋友指着他的头,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看那个叔叔头上有!” 妈妈笑着摸了摸小朋友的头,轻声说:“嘘,叔叔在忙呢。”
还有几个年轻人路过,小声地笑着议论:“这大哥拍得太认真啦,头发都成窝啦。”
可林纾却浑然不知,依旧全神贯注地拍着。直到拍摄告一段落,他直起腰,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子,准备换个位置继续拍摄时,旁边一位热心的大妈忍不住笑着提醒他:“小伙子,你头上粘了好多糖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