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嫔这才缓过神,“父亲怎么说?”
“温大人说,您让他查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不过还需要些时日,让娘娘您耐心的再等等。”
闻声。
柔嫔刚刚缓和的面色,瞬间又沉了下来。
等等。
她都等了多久了,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
柔嫔心烦的端起眼前的茶碗,喝了一口,强压住心中那一抹烦躁,“你刚刚遇到吴吉祥的时候,他是准备去哪?”
君儿抿了抿唇,抬眸朝着她看了一眼,“好像是……皇上晚上要去坤宁宫用膳,让吉祥公公去给皇后娘娘传个话。”
去坤宁宫用膳?
柔嫔在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眸光狠狠一颤。
她手中的茶碗重重落在桌面上,漾起一片茶水。
“娘娘小心,没被烫到……”
君儿的话没说完,柔嫔手中的茶碗早已飞出去,砸到了门框上。
瓷碗碎裂的一瞬间,激起一阵巨响。
吓得君儿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娘娘息怒。”
“皇上这些日子不是一直被夏贵人那个贱人缠着?怎么今儿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的,突然就想起来去坤宁宫了?”柔嫔唇角深抿,身侧的手紧紧握成拳,骨节攥的发白。
“回娘娘的话,兴许是太后娘娘因为皇上的事情生气,张嬷嬷亲自到坤宁宫把皇后娘娘请了去,皇上这才要去皇后宫中用膳。”
“太后?”
柔嫔说起此人,便觉得心中一阵堵得慌,前些日子,她亲自给太后送去了上好的药材,那可都是她父亲花重金从宫外所得,自己都没舍得吃,便拿去孝敬太后。
却不想,连太后的面都没见到,便让张嬷嬷直接把人挡在了门外,说太后身子不适,不宜见人。
可惜了她那么上好的药材送出去,人都没见到一面。
可怎么着?
她身子不适的时候,不方便见她,倒是方便见皇后了,皇后又不是太医,见了以后能百病消除?
“曾经我说,等生下了孩子,交给皇后抚养,当初皇后一口回绝了,还真当她是一个不争不抢,看淡一切的人,如今才知道,她不愿意抚养她的孩子,只是单纯的看不上她的四阿哥而已。”柔嫔冷笑出声。
“娘娘,您别这样想,咱们四阿哥那么尊贵,自然还是留在娘娘身边是最好的。”君儿担忧的劝说道。
尊贵?
“再尊贵,也尊贵不过大阿哥,不然皇后也不会上赶着巴结大阿哥,全然不顾自己还在小月子里,跑去阿哥所照顾了一整夜,如今索性把人直接接到了宫中。”
“娘娘,就算皇后娘娘对大阿哥再好又有什么用,皇上是不会让皇后收养大阿哥的。”君儿笃定的说道。
“嗯?”柔嫔不明所以的抬眸,“此话怎讲?”
“娘娘您想啊,大阿哥是丽贵妃的儿子,皇上心中一直有怨,丽贵妃若不是生了这个孩子就不会死,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孩子在皇上心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灾星……”
君儿的话没说完,柔嫔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什么灾星不灾星的,难产死的女人这么多,难不成各个被生下来的孩子,都是灾星。”
君儿吓的全身哆嗦了起来,“娘娘恕罪,是奴婢失言了。”
自从三阿哥出生以后,柔嫔就再也听不得灾星这两个字。
钟粹宫人人都知,可偏偏君儿在说起大阿哥事情的时候,口无遮拦的就把那两个字说了出来。
她此时真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
柔嫔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气顺了,才缓声道,“起来吧。”
君儿颤颤巍巍的抬眸朝着的她看了一眼,确定柔嫔似乎真的没有刚刚那么生气了,才小心翼翼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好了,你去让人告诉阿玛一声,务必让他那边快点,赶在皇后生辰宴之前,把此事弄清楚。”
君儿屈身行了个礼,“是,娘娘。”
皇上今晚的晚膳要去坤宁宫用,如今大阿哥被皇后接到了自己的宫中,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用晚膳,怕是元武帝三杯酒下肚,被皇后和大阿哥哄的个开心,直接下旨让皇后收养了大阿哥。
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一个没有皇子的皇后,和一个没有母亲庇护的长子,都还好对付。
若是这二人真的像个麻花一样,拧巴在了一起。
只怕将来,再想要扳倒他们,就难了。
如今后宫皇子不多,只要皇后一直没有嫡子,剩下的那几个皇子,想要跟她的四阿哥争储君之位,根本想都不要想。
以前最让她看不上眼的大阿哥,如今却成了她的心腹大患。
不行!
真的不能坐以待毙,继续等下去了。
反正后宫的事情,总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捉摸,也总是让人出乎意料。
就像是曾经的燕嫔。
她还不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得了脏病,也没有人把这件事查到她的头上。
如今更是死无对证。
只要她与六宫交好,与皇后交好。
即便有一天,后宫再出点什么事,也不会有人想到她的头上。
“君儿,去到库房中,找一个百年的人参,给大阿哥送过去,就说我此时不方便出宫探望,等我身子骨好一些了,再去看他,让他一定好好养着身子。”
“是!”
君儿福身行了个礼,刚刚转身想走,忽的想到什么一样,“娘娘,大阿哥年纪还小,人参这样的东西,只怕大阿哥应该用不了。”
柔嫔脸色一沉,“让你送去,你就按照我说的送去,今儿晚上不是皇上去坤宁宫用膳吗?这东西是送去给皇上看的,又不是真的让那个大阿哥吃的。”
“是,奴婢懂了。”
君儿脸上的神色,走马灯一样过了一遍,她今儿到底是怎么了,真是没有一句话能说到他们家娘娘心底去的。
-
吴吉祥从坤宁宫出来以后。
沈清绾交代小厨房去准备了一些菜,又让御膳房那边也准备了。
毕竟元武帝用膳,不会像她平日在宫中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那么随意。
吃不吃的总要摆上一桌子。
沈清绾其实很不理解这个时代人的想法。
就好比后宫之中,总是提倡节俭,缩减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