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贾瑚的这番话,贾琏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桃花眼中水雾缭绕,仿佛春日里晨露微沾的花瓣,带着几分迷离与慵懒。
“大哥,那我先去休息了。”贾琏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边说边缓缓站起身,脚步略显踉跄,如同醉酒之人,一步步向卧房挪去。
贾瑚望着弟弟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疼惜,随即转身,开始着手准备一家人离京的诸多事宜。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秋佳节已至。将军府与荣国府虽早已分家,但因贾代善与史老太太尚在,中秋团圆之日,两家不得不再次齐聚一堂。
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贾府的大门上,金色的光辉与府邸的朱红相映成趣,却也掩不住那即将来临的风暴。
张慧原以为今年的中秋会和往年一般,没想到史老太太和王氏二人竟给众人来了个大大的“惊喜”。
张慧的余光扫过王氏身后那名灿若春花的少女,心中顿时起了防备。她不动声色的给梧桐打了个手势,让她提醒贾瑚兄弟二人小心行事,莫要中了王氏她们的圈套。
王氏今日显得格外热情,她拉着张慧的手,亲热地寒暄着,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张慧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与王氏周旋着。
那少女静静地站在王氏身旁,目光不时在张慧身上扫过,眼中既有好奇也有戒备,仿佛是一只初入狼穴的小鹿,既懵懂又无助。着实让人心疼!
席间,张慧一直防备着王氏,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看着面前语笑晏晏王氏,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王氏长进了不少,至少不似从前那般沉不住气了。
从荣国府回来的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贾瑚便带着一家人悄悄离开了京都。他们轻装简行,除了宫中的仁康帝与少数几位至交,几乎无人知晓他们的行踪。
就连荣国府,也是在张慧等人离京后的第三天,王氏带着内侄女前去拜访张慧,方才知道他们离京的消息。
为此,史老太太还同贾代善发了好一通脾气。
不同于贾琏回京时的一路狂奔,一行人坐在江南富商的商船上,悠悠地顺着大运河向南行去。
待一行人来到扬州,已经是两个半月后了。十一月的扬州,虽已步入初冬,却依然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与柔美。河道两旁,垂柳依依,偶尔有几片落叶随风轻舞,更添了几分诗意。
贾瑚一行人踏上扬州的土地,心中皆是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自从得到“妻子”的信,知道他们要来扬州的消息,林海只要是没事便会来到码头旁边的茶楼上,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此刻,他正坐在茶楼的窗边,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紧紧地盯着码头的方向。
当贾瑚一行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视线中时,林海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急忙站起身,匆匆下楼,一路小跑到码头边。
“你……你终于回来了!”林海紧紧握住“贾赦”的手,眼中全是失而复得的激动与狂喜。
贾瑚见状,忙不动声色的分开二人,贾琏亦是笑道:“林姑丈,我姑姑近来可好?”
林海闻言,顿时反应了过来,他深深的看了“贾赦”一眼,笑着对贾琏说道:“你姑姑自是安好。他得知你们过来的消息后,他就每日里都念叨着,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就盼着你们能早点儿到呢。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了,估摸着这会儿他正忙着要过来接你们呢。”
“贾赦”闻言,眉头微蹙,道:“他如今还怀着身子,怎么能到这等鱼龙混杂之地?
林……如海,马车可都备好了,你嫂子和侄女还在船上呢。”
“备好了,备好了。”林海忙不迭的应道。
林海的话音刚落,就有林府的下人用帷幕将码头围了起来。贾瑚见状,这才命人去请张慧母女下船。
一行人刚到林府门前,还未等马车停稳,“贾敏”便带着众人迎了出来。他身着一袭宽松的衣裙,肚腹高耸。看着马上的“贾赦”,“贾敏”眼底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有惊喜,有思念,也有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在婢女的搀扶下,他慢慢向“贾赦”走去。
“贾赦”在看到“贾敏”的那一刻,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她那高耸的肚子上。心中一紧,随即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暖流。她哪里还顾得上其他,连忙从马身上跃下,几步并作一步,快步走向“贾敏”。
兄妹二人执手相望,仿佛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爹,四姑姑,有什么话咱们先进府再说。”贾瑚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他深知此刻的“贾赦”和“贾敏”心中都有太多的话想说,但站在门外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贾敏”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拉着“贾赦”的手,轻声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已经让人备好了热水。”
“贾赦”闻言,反握住“贾敏”的手,颤声道:“这些日子……孩子……孩子们还好吗?”
听到“贾赦”提及孩子,“贾敏”脸上闪过一抹难堪,却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腹中8胎儿的情况一一告知“贾赦”。
随后,一行人来到正厅。林海见状,立刻屏退了周围伺候的下人,只留下自家人在场。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哥,如今人都已经到齐了,您和敏儿是不是也该……”
“贾敏”闻言,亦是一脸紧张的看向张慧,期盼能从她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贾瑚见状,忙从怀中掏出那块通灵宝玉,对“贾敏”沉声道:“您还记得这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