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见太奶奶这么激动,好奇道:“是谁找我们?”
有几个妇人正在太奶奶家门外分拣鱼干。
这些鱼干分好后,都是卖给江夏家的。
有个妇人迫不及待的道:“好像是邮电局的人,来了十几个人,说是来你家装电话的。小夏,你们家报装了电话?”
江夏:“是报装了。他们有说什么时候再过来吗?”
太奶奶:“说今天就安排装你们家的,错过了,就得等上级重新安排安装时间。我说你们下午两三点就能回来,可以开门给他们进去安装。然后他们就先去拉线了,说拉线都要拉大半天。”
江夏回来的时候,确实看见有工作人员在路边拉电话线,当时就想是不是自己家里的电话可以安装了。
这时两名邮电的工作人员又来了。
“周承磊同志回来了没?”
周母忙道:“回来了,我就是周承磊的妈妈。”
“我们是邮电工作人员,你们上个月报装了电话,我们是来装电话的。”
态度还算好。
毕竟这年代,能在家里安装电话的家庭都不是普通家庭。
江夏知道家庭电话的普及是在九十年代,那时候报装电话都要预约排队。
报装费也很贵,不过现在也不便宜。
周父笑呵呵的道:“总算可以安装!快请进。”
两名工作人员就走进屋。
村里的妇人都跟着走了进去。
她们都没有见过电话是怎么安装的。
一进屋,两名工作人员看见屋里一整套的真皮家具,都暗暗咋舌!
他们安装过那么多电话,在村里还真的第一次见这么气派的房子和家具。
在市里和镇上都极少见,大领导家都没就他家气派。
这家人是什么背景?
工作人员打量了一下客厅,问道:“电话是打算装在客厅还是房间?”
江夏:“客厅。”
“装在哪个角落?电视柜旁边,还是沙发旁边?”
江夏:“装在沙发旁边。”
电话安装在沙发旁边方便坐着接听电话,装在电视柜旁边,讲电话时要站着,而且开着电视的时候也不方便。
江夏想到在周承森那栋房子装一台分机也方便,就问道:“同志,装一台分机多少钱?”
工作人员听了就道:“装二楼吗?大概多一百多块不到两百块。”
江夏:“那二楼也帮我装一台分机,装在书房里。”
“行。”
村民听见装一台分机到二楼都要两百块,她们问周母:“装一台电话很贵吧?你们装电话装了多少钱。”
周母:“老贵了!除了报装费,还要另外买电话,然后电话线要另外算钱,选号都要钱!如果要埋下电线杆才能拉线,电线杆也要算钱。从生产队到我家阿森说至少要拉上千米的线,幸好我们村通了电,可以用电线的电线杆。不然得花更多钱!”
周母也不知道具体多少钱,反正家里装,江夏的新食品厂也装,她见小儿子给了老二几大千去交报装费。
不知道那几大千有没有花完。
周母知道京市那边的房子前两天也装上了电话了。
而且小夏说在京市装电话报装费比他们村里的报装费还便宜一些。
周母完全搞不懂这些报装费是怎么定价的,怎么这么不合理。
村里人的人不比市里的人穷?为什么要收他们那么多钱的报装费?
还有村里的电费也比市里的电费贵!这是什么道理?
太奶奶惊讶道:“除了报装费,还要收其它钱啊?”
“对啊,我开始还以为交报装费就行了,没想到还要材料费!还好我们村离生产队近,生产队那边已经装了电话,可以从生产队那个什么盒子拉线过来,材料费算便宜了。要是生产队没装电话,就得从镇上拉线过来,那更贵!”
工作人员听了她们的对话,没有说报装费用之所以贵,是因为机房的建设费,线路的建设费用,机械设备的投资费用等等都非常高。
他们局里去年还引进了程控交换机,为了快速回收设备费用,安装费就比以前贵了许多,甚至比其它城市都贵。
但是和建设费,设备费比起来,报装费就一点都不贵了!
有村民问道:“那你们家装了,以后我家装是不是更便宜?我家离你家那么近,就几百米,电线杆也不用吧?那线钉在墙上拉过来就行了。”
周母摇头:“我不知道,应该会便宜一点吧?”
“你以为你家想装就能装?人家小夏是开了一家食品作坊才能安装。”
“可不是,不只是小夏开了食品厂,人家阿森又是镇上的大领导才有资格装。”
那人忍不住向周母打听:“听说阿森前阵子升职了?”
生产队改革后,镇上的领导班子也有变化,周承森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学历又高,前阵子确实是被领导提拔上去了。
提起这事,周母就高兴,她笑道:“升职有什么用,升工资才有用!升职干的活多了,工资却没怎么升。”
“升职加薪,升职工资当然也升啊!还是你厉害,个个儿子都有本事。”
“哪有什么本事,运气好而已。”周母一边和村民说话,一边看着工人安装。
……
近十个工作人员又是拉线,又是安装,一直忙到快五点半才忙完。
工作人员让江夏他们试试打个电话。
江夏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江父。
工作人员看见江夏转动电话机上号码,不由多看了她一眼。
待到电话接通后,江夏高兴的道:“爸,下班了没?家里装了电话了。”
然后江夏给江父报了一个四位数字的电话号码。
四位数字的电话号码很好记,而且正好是江夏生日的后面四个数字,江父一听就记住了。
然后他对女儿道:“明天爸爸下午没有什么工作要处理,我请假送你们去机场。”
江夏:“不用啦,二哥送我们去。”
因为现在是试机,江夏又和江父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了。
电话没有什么问题,工作人员就收工走人。
周承磊给了他们一人一包烟,江夏另外又给了他们几袋多味小鱼干。
等工作人员离开后,就有村民道:“小夏,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可以写给我吗?等下次我儿子打电话回来,我就告诉他你们家的电话,让他打到你们家,我也不用跑那么远去生产队接电话了。”
其他村名听了也纷纷问江夏要电话号码。
谁都有急事需要用到电话的时候,而且都是附近的邻居,平时也经常彼此帮点小忙,江夏就写了几个电话号码给她们。
田采花见了立马就想到一个赚钱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