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在焦点集中在韦巡抚的身上了,众人都想看看,大中丞如何对待此事。

从刚才亮相时的站位来看,席思危大朝奉肯定对大中丞这次任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名义上大概担任着幕僚师爷之类的职位。

按照江湖官场规矩,就算有一万个理由,想要把席思危拿下或者带走,也要先经过韦巡抚的同意,除非有圣旨直达。

这时候,林大官人又跳出来说:“我林泰来常对人讲,大中丞是我们官吏应当效仿的对象!

大中丞向来人品端正,做官持正,处事公正!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容私!”

“大是大非”和“绝不容私”等几个字,明显是提点大中丞。

心烦意乱的韦巡抚只想不顾体面的骂街,常对人讲你娘个头!

好端端一个江南巡抚回归苏州城的迎接仪式,变成了这样一地鸡毛的局面!

韦巡抚感觉自己被坑了,却又不知道到底是被谁坑的。

便怒道:“那你林泰来为何不事先对本官禀明!看你就是故意隐瞒案情,行鬼祟之事!”

林大官人连忙委屈的说:“王税使指示过,抓捕人犯乃是机密之事,事先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以防止人犯潜藏远逃。

此乃办案之常理,哪有抓人犯之前还要先放风给人犯的道理?

人犯一直在大中丞身边,在下想单独禀报也没机会啊!

况且在下已经担着可能泄密的巨大干系,不停的暗示说,大中丞身边有奸邪,让大中丞不要被蒙蔽!”

韦巡抚:“.”

原来伱林泰来刚才说的每一句废话其实都是坑?

无论程序还是道理,你林泰来都要占全?

席大朝奉也知道,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

他也很清楚,这个时候去强行辩解毫无意义。

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林泰来明显是有备而来,准备十分充分,所以自己陷入了巨大的被动,自证清白都很难。

于是席大朝奉在收了自己几千两银子的韦巡抚面前,直接跪下了。

然后声嘶力竭的说:“大中丞洞鉴明察,在下实乃被构陷!

关于林泰来对在下的这些指证,在下甘愿接受大中丞审理,以还清白!”

这是情急之下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了,既然与准备充足的林泰来直接对线没用,就以退为进,然后变被动为主动。

只要把这个所谓的“杀官”案交到韦巡抚手里审理,那就有的是机会翻案!

而且从道理上来说,“杀官”这种大案重案,交给巡抚审理也恰如其分,不会像林泰来八个案子那么搞笑。

别人都想着置身事外,不沾因果。

只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某位宰辅公子叫道:“可是大中丞刚下令把嫌犯放了啊!让大中丞再审理嫌犯合适吗!”

刚才韦巡抚敢不给申二爷面子,申二爷现在就敢拆台,这就是因果循环。

众人便又记起,刚才林大官人抓了席大朝奉之后,还曾经对韦巡抚说过“事涉机密,左右无人时细禀”的话。

但韦巡抚大概是害怕林泰来的武力值,不敢左右无人,并强迫林泰来放了“杀官造反”的席思危。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大明律例,公开包庇并用权力营救“杀官主谋”的官员,该当何罪?

在审理问题上,这样的官员是否应该避嫌?

蓦然回首,林泰来竟然在这里也挖了坑,将席大朝奉的退路也堵死了!

今天场面上能够一直不冷场,林大官人居功甚伟,一个人贡献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台词。

此时又听到林大官人开腔说:“我林泰来常跟人讲,韦大中丞是我生平最敬佩的官员!

而韦大中丞最让我敬佩的一点就是,在公义面前,敢于大义灭亲”

直到现在,韦巡抚终于能理解,为何刚才自己摆明车马要整治林泰来时,府县官员的态度都很不积极。

并不是什么沆瀣一气、包庇豪强,而是所有人都认为,想用八个鸡毛蒜皮,充其量就是打人、占田之类案子,就把林泰来这样的特大号刁民给办了,几乎不可能。

那些比较熟悉基层情况的府县官员对此十分不看好,懒得白费力气,所以就推诿敷衍了。

事已至此,韦巡抚看向府县官员,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打个圆场。

但众位官员大都是沉默不语,显然不想沾惹这种巨大麻烦,真的犯不上。

大明官场体制与后世虽然多有近似处,但也有些根本性的区别。

比如所有官员都是朝廷命官,地方上知县也好知府也好,都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而不是由巡抚任命和罢免,比后世的独立性稍强一些。

所以大明官场上有些事情,在后世人眼里简直匪夷所思。

大家都是朝廷命官,地方官员拍上司马屁所能得到的收益,与后世相比也略少一些。

巡抚又不能一言而决把知县提拔成通判,也不能一句话把知府降级成同知。

官员们心里都有杆秤,为了“杀官造反”的大麻烦,去巴结巡抚非常不值。

还有,做官的人考虑问题,必须要全面!

被暴徒围攻的王税使他哥还是王司徒呢,那人比巡抚还大。

如果帮着韦巡抚把嫌犯开脱了,那王司徒、王御史、王方伯们怎么想?

官员们不愿意说话,但申二爷还是那么不给韦巡抚面子,跳出来建议说:

“于情于理,应该让王税使亲自审问!他是受害之人,肯定会尽力找出真相。”

席大朝奉登时魂飞魄散,凭林泰来与王之都的关系,去王之都那里被审,还能活命?

以王之都的作风,说不定直接委托林泰来代替主审了!

韦巡抚还是想保住席大朝奉小命的,展露出几分急智,指着长洲知县袁宏道说:

“那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委托袁知县审理!王之都是受害之人,难道袁宏道就不是?”

比起有背景又独立于地方的王之都,袁宏道这个下属地方官当然更好“摆平”。

然后韦巡抚又直接问袁知县,“本院若委托你审理,你接收不接收?”

袁知县愣了愣,答话说:“那下官要先单独问林泰来几句话。”

然后袁宏道将林泰来叫到一边单独谈话,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那八个案子都是真的?”

毕竟袁知县才来了半个月,对林大官人之前狗屁倒灶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但这个问题把机智的林大官人难住了,话题明明已经转移到“杀官”案了,为什么袁知县又问题“同一被告的八个案子”之事了?

主要是不明白袁知县问话的动机,所以难以回答。

也许家知县正义感发作,想确认自己是否作恶,然后确定接下来的态度?

也可能想借着八个案子的事情考验自己,想看自己肯不肯说实话,是不是实诚?

如果搞不清问话人的心理动机,就很难针对性的作出回答!

林大官人苦恼了一下后,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却想起了几百年后灯塔国人民最喜欢的一种套路!

所以在回话之前,林大官人先是深沉的叹口气,抬头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

再搭配眼神和面部细节,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情绪。

看得袁宏道有点懵逼,就是随口问你句话而已,你怎么还直接演上了?

林泰来嗓音低沉的说:“袁县尊或许有所不知,在下出身苏州城西赤贫之家,自幼只能在社学窗外偷听讲课,然后在河滩上用树枝练习书写,甚至为了从社学偷窃书本还挨过打。

成年后,在下又被父母送到了镇上堂口谋生,身不由己的成为了世人所不齿的打手棍徒。

虽然如此,在下仍然心向光明,热爱文学,在同村宋叔的鼓励下,一直没有放弃学习。

但是深陷苦难泥潭中的在下,并没有什么出路,也没有上升阶梯,只能凭借本能,拼命的从泥潭中向外爬。”

听到这么励志的往事,袁宏道不禁有些动容,又想到了林大官人的名作《感怀三首》。

便点评道:“感怀里的诗句,世人皆以为是你讽刺王弇州公,而我今日终于品出,其实是你为自己愤慨和呐喊。”

林大官人等袁宏道插完话,便毫无感情的继续说,仿佛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情: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被迫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这并不是在下的本意,而是身处的这个可恶的环境,逼迫在下不得不做!

如果不去做那些违心的事情,在下立刻就会身败名裂,胸中所学全部付诸东流!

袁县尊应当能感同身受啊,就像是袁县尊你不想做官,满心腻歪,但却又不得不做官的感受!”

袁知县确实共情了,猛然点头!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

既然爱听就多说几句,林泰来接着说了下去:

“在下这样出身的人,不同于申二爷、王禹声这样的富贵公子,为了挣脱苦难命运的束缚,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可避免的原罪。

比如袁县尊问到的八个案子,其实就是在下的原罪。

八个案子的部分情况确实是事实,但抛开事实不谈,难道错误都在我身上吗?

为什么有人仅仅根据部分事实,就能炮制出耸人听闻的八个案子,动机难道不更令人深思吗?

如今在下小有成就,文学之名终于得到承认,也有机会报效朝廷,此外也经常想做些善事回报乡里,无论河道水利还是新修城门,都是造福百姓的事情。

但是每每午夜梦回,在下想起那些原罪,还是感到不堪回首,宛如梦魇。

但总有人喜欢旧事重提,强迫在下一次又一次的回忆那些梦魇。

直到两个月的武举考察中,邢巡按曾用古人周处的事迹勉励我,给我指明了人生道路,从此我也决意以周处为榜样。”

说到这里,林大官人的深情自述也就完美收官了!

他琢磨着,自己出身以后少不了被别人拿来说事,今天先用袁宏道演练一番,看看效果。

这番讲演,参考了后世灯塔国民众最喜闻乐见的“浪子回头”套路。

小时候原生家庭的苦难,身不由己的做了错事,努力向上中的小细节,受到好心人的帮助和鼓励,悔悟后突破命运不公的牢笼。

种种经典元素齐备,拼接在一起就是最标准的美式“浪子回头”套路。

袁知县千言万语只化成了沉重的四个字,长叹道:“难能可贵。”

林大官人心中暗喜,看来这个“浪子回头”套路,在家袁知县这里也能行之有效。

总算把过往的一些事情糊弄过去了,以后谁再提起就继续重复这套说辞。

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想办法请家袁知县给自己写篇浪子回头主题的散文,那就更方便洗白了。

方仲永为何能如此鼎鼎大名,还不是因为王安石的一篇《伤仲永》?

但袁知县感慨完了后,又莫名其妙的说:

“我从小就向往游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奈何于家庭而不得施展。

所以我让你讲讲案子,就是想着从你这里体会下那种少年游侠意气用事,游离于律法边缘的肆意妄为快而已。

而你却大段大段的讲苦难经历,以及内心剖析作甚?”

林泰来:“.”

看不出来,你袁宏道居然是这样的文学家,内心深处还存着向往违法乱禁的狂野。

最后林大官人也只回复了四个字:“游侠已死。”

袁宏道细细品味了这四个字,便觉得林大官人真是个有深度的人。

主要是判断林大官人这个人吧,还是有一点点底线的,内心深处知道分寸的。

就刚才那套说辞,能是一个无脑莽夫编出来的?

其实林大官人对袁知县更想说另外四个字“叶公好龙”或者“不食肉糜”。

但为了友谊,还是藏在心里了。

袁宏道回到韦巡抚的身前,回复说:“这个案子发生在吴县地界,嫌犯也是吴县县民,下官不便收审。”

如果公正审,只怕对不住“浪子回头”,不公正的审,又对不起自己良心,干脆就不接了。

作为海内知名的家,还是有点底气的。

对上面交下来的不合理工作,说拒绝就拒绝了。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某位宰辅公子还在扫韦巡抚的面子,大声叫道:“都说了王税使是最合理的人选!”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盛唐剑圣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