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阿鲁什公主确实聪慧异常,她的猜测几乎是完全正确的。
杨枫的计划,确实是这样的。
先是欧地,再是大印国,最后是大吴国。
一旦杨枫的三部曲能够完成,大楚国就被燕州团团包围,杨钦也就是瓮中之鳖。
杀杨钦,会使得杨枫背负上弑父的恶名,不是上策。
毕竟,杨钦弑父弑母了,杨枫未必非得跟他学。
但是,一城一池地蚕食大楚国的疆土,扼住杨钦的喉咙让他逐渐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样的报复方式才是最痛快的。
阿鲁什公主猜到了杨枫的计划,却是稍微晚了一些,因为欧军已经在大印国站稳了脚跟。
普陀十二世听完了阿鲁什公主的话,紧紧握了握拳头,咬着牙:“如今的情势,只有全力一战,将欧军赶出大印国。”
“不然,我大印国定然会有灭国之厄啊。”
阿鲁什公主点了点头:“父皇英明。”
普陀十二世望着阿鲁什公主,微微一叹:“既然是战,那就只可能有两个结果。”
“要么是胜,要么是败。”
“朕真是担心,这一战会败啊。”
“那燕王杨枫好色之名满天下,一旦我大印国被其占领,阿鲁什你只怕是难逃他的魔爪。”
阿鲁什公主苦笑一声:“俗话说得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真是大印国都不复存在了,儿臣又岂能独善其身。”
“到时候,儿臣会拼得此身,保全父皇的安危。”
普陀十二世微微一叹:“好女儿,不枉朕疼爱你一场。”
阿鲁什公主微微一笑:“其实,不用儿臣出面,父皇也会安然无忧。”
“毕竟,燕王杨枫也需要父皇替他统治大印国。”
这时,一个宫人急匆匆地跑进来:“启禀陛下,前线最新消息。”
普陀十二世急忙摆手:“速速呈上来。”
不一会儿,消息就到了普陀十二世的手中。
字数不多,普陀十二世很快就看完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更是目瞪口呆。
阿鲁什公主好奇,立即将消息从普陀十二世手中拿过,也仔细看了一遍。
二人的反应,基本上一样。
欧军占领地的大印国百姓,民心全都向着欧军。
而且,报名参军的情绪极高,帮着欧军攻打大印国。
这消息绝对让人不可思议。
可是,前方传来的消息,而且是刚刚传来,可见是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求证了,绝对不可能是假的。
普陀十二世和阿鲁什公主震惊之后,立即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杨枫这是想要灭掉大印国啊。
一个国家若是被殖民,本土的皇帝绝对利用价值很大。
可一个国家若是被灭掉,本土的皇帝绝对是死路一条。
普陀十二世不想死,也怕死。
“阿鲁什,你素来聪颖,可有什么办法?”
阿鲁什公主微微沉吟一下,缓缓说道:“燕王殿下在占领区推行的统治之法,对万民为仁,可谓是仁政。”
“俗话说,仁者无敌,这仁政在任何的统治手段中,自然也是无敌的。”
“所以,燕王杨枫的仁政之法,儿臣也是无计可破之。”
“不过呢,虽然是无法破之,但也并非是我大印国就必须要束手待毙。”
普陀十二世大喜,急忙问道:“阿鲁什,你有何妙计,速速讲来。”
阿鲁什公主秀眉微皱:“只有一发,学之。”
学之?
普陀十二世脸色大变,不可思议地望着阿鲁什公主。
阿鲁什公主一脸的无奈:“父皇,儿臣也知,此法极难推广,甚至于会颠覆我大印国的根本,更是有可能引来祸事。”
“燕王杨枫以此法蚕食我大印国的疆土,广收人心,我大印国灭国只是早晚而已。”
“若儿臣是燕王杨枫,定然还会再用攻心之法的手段,让我大印国不战自乱,如此我大印国将再无还手之力了。”
攻心之法?
普陀十二世脸色大变,弱弱问道:“那燕王杨枫,应该想不到用攻心之法吧。”
话音刚落,又一个宫人急匆匆地跑进来:“陛下,有密报传来。”
普陀十二世急忙摆手:“速速拿来。”
不一会儿,密报就到了普陀十二世的手中。
普陀十二世看完之后,再次脸色大变:“阿鲁什,被你猜中了,燕王杨枫果然用了攻心之法。”
“如今,我大印国各地,到处都有人在暗中散播仁政的好处。”
“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大印城也会如此,大事不妙啊。”
阿鲁什公主微微一叹:“这位燕王殿下,果然是天之骄子,当世无敌啊。”
“父皇,眼下的情势,我大印国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燕王杨枫派人到处散播仁政的好处,父皇可趁机在各地施行仁政。”
“虽说,大家都是仁政,但毕竟,我印人治印,总好过异族的统治吧。”
“所以,只要父皇也推行仁政,我大印国还是能占据上风的。”
“然后,父皇再多募兵马,多开兵工厂,或许才能慢慢将敌军赶出大印国。”
普陀十二世立即陷入了沉默。
仁政?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绝对是人头滚滚啊。
一个搞不好,或许普陀十二世会提前结束对大印国的统治。
而如果不搞仁政,对普陀十二世的统治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至于对付欧军,难道不搞仁政真就一定会灭国吗?
普陀十二世一阵犹豫,不能断绝。
阿鲁什公主见状,知道普陀十二世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不由微微一叹:“父皇,当断则断,不然,日后必受其害。”
可普陀十二世心乱如麻,一时半会儿根本决断不下来。
良久,普陀十二世才微微一叹:“阿鲁什,你回去吧,让朕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想一下。”
阿鲁什公主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儿臣告退。”阿鲁什公主只得福了福身,转身离开了大印殿。
不过呢,在跨过大印殿门槛的时候,阿鲁什公主又回身看了一眼。
只见,普陀十二世正两手扶额,双肘支在龙案上,正在苦苦思索。
阿鲁什公主微微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