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场夏日的雨刚刚过。

应昭正在巴县视察。

作为一个自小有空没空就会往田间地头里跑的太子而言,他跑出首都,只带八百骑兵到处跑,基本上东宫的属官也都习惯了。

哪怕当了皇帝以后,他也经常沿着河流和车马道行动,指不定哪天就在一些田家小院冒头,然后跟老乡聊聊情况。

这一次来巴县,甚至没有通知刘裕。

而是走走停停许久,看了不少乡人恢复生产,然后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

微服私访了属于是。

“大郎,前头有一座村子。”

亲卫们上来喊着,虽然应昭是皇帝了,但出巡还是会喊他大郎。

毕竟他是家中老大,大郎也是这个时代的称呼,长辈们会喊,平辈们也会喊,下属一般会用官职代称,不过出巡遮掩,肯定得用常见的字眼。

“去看看。”应昭笑着一抖缰绳,战马很快来到村子前。

村头,并无人,只能看到一些树木。

“可有人?”

应昭喊了一声,古怪的左顾右盼。

附近的农田也已经没人在除草了,只有水稻郁郁苍苍,但附近却没有看到人,这就很令人奇怪了。

“客人何来?”

就在应昭打算下马走进去看看的时候,后方传来了好奇的声音。

不一会儿,绕过众人,看到了应昭,一个穿着儒袍的老者上上下下打量之后好奇问道:“可是刘安东麾下的军队?”

应昭下马,作揖:“老丈勿虑,我们只是行商,路过贵村,正好饥渴,想要打个火,还有弄点水来喝,顺道采购一批物资,充作行商用度。”

“这样啊。此去何方?”

“先过巴县,探探本地的店租物价,要是合适,回头也寻一处落脚,开个商号。毕竟成都那边的商价,实在太令人难以负担了。听说这渝州新建,未来可期,就过来走走。”

应昭一通吐槽加自白,让老丈了解了,但也多了几分鄙夷之色:“原来如此。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跟宣抚使和招讨使去开辟梯田和水库,村里的孩童也都在老朽私塾就读,并无人留在村内,你们若是要打火,随我去寺下,那里有位置停驻。”

“多谢!”

应昭让人下马,给老丈骑乘。

“免了免了,走不了几步路。”老丈摆摆手拒绝,应昭一看也不好强求,就跟着下马步行。

一路来到了村庄内。

许多都是新建的痕迹,让应昭诧异道:“这些地方,怎么多是新房。”

“都是今岁开建的。承禅虽然目无君父,但治理地方却有自己的心得,至少初来乍到的赵宣抚和谢招讨,据说都是农人出身,打过桩基,所以就教授村中佃户,还有巴县流民安家落户,将这地租给了众人。”

老丈的话,让不少子弟面面相觑,可是应昭却面不改色的笑道:“那今岁能吃饱吗?”

“不好说。”老丈摇头,“你是行商,可有涉足粮道?”

“这个……确实有涉足部分,不过蜀州的粮,基本上都是统购统销,毕竟蜀州作为陛下的中心,需要供给四方用度,今年又南下征讨滇黔,蜀州的粮食多是用在移民和开拓之上,渝州这里若是能买到粮食,我倒是会运一批入成都试试。”

“这样……”老丈思索了一下,“商人逐利,农人也在承禅治下开始逐利。老实说,若不是看着村中老少都勤勤恳恳了起来,我定然得送封告信,禁绝商事。”

老丈的话,倒是并未让应昭诧异,不过却有几个人自己先绷不住道:“这位老丈,请恕无礼。工商本业也,乃是陛下钦定之事,缘何要禁绝?”

老丈斜睨了一眼说话的家伙,笑道:“本业为农,先贤亦有定数。商事运转,一不产粮,二聚少离多,三奢靡无度。就这三条,哪条能助国发展?承禅本身国小,又是目无君父的起兵,身无大义,贤者不来,又不以耕战为先,放任商贾之事,迟早会败亡。”

“你!”

“好了。”应昭挥了挥手,打断了说话,“老丈说得也在理。私以为,适当商事有所裨益,只需监管到位便可。再者商事禁不绝,诸如圩或集市,不也是农人自发形成的集散之地,本身他们的交易不也是互通有无。除了本地需要互通有无,城与城,市与市,不也是需要有人将东边的货运到西边去?商事只会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国家的安定,越发的繁荣。只能监管,无法杜绝。”

“又是承禅那套《大同书》的荒谬言论?”

老丈摇了摇头:“本看你鲜衣怒马,身后随从数百,是个世家子弟,不想居然是拥趸邪典之人。”

“老丈你此言何意?不知《大同书》乃圣着,岂容诋毁!”

“圣着?邪典而已!虽然化用了先贤典籍,可是哪一样是先贤所图?摘字择句,偷天换日,完完全全是背离先贤所言之书。”

老丈带着他们到了位置:“就是此地,若是需要柴禾,则去寻村里的会计购买。”

说完,他便要离开。

“诶,老丈稍待。”

应昭上来,对后方的人挥手,示意他们不要乱动。

接着跟着老丈往前多走了两步:“老丈似乎对《大同书》十分厌弃?”

“哼!孩童戏作,化用先贤语句又曲解歧义。此书,号称继往开来之作,我看就是一个笑话。若是要推行此书由孩童诵读,简直误人子弟。”

老丈的话,倒是让应昭联想到了他家是开私塾的。

“可是,《大同书》内的信仰,不也是能令人为之奋斗一生?”应昭也不急着反驳,而是再问,“天下大同,戴圣之于孔孟而总结的盛世。”

“人人都读此书,真能未来可期?”老丈摇头,“此书一不尊纲常,二不尊君臣,三不明号令,作书之承禅提兵造反,反对君父,下民之人能读此书,就能以此反叛,稍有一点不顺心,定然会将他家江山葬送。”

“反正老朽已经老了,不知道年轻人们心中有什么打算。总之,此书于国无用,反而是祸国殃民之论。”

“若是作书之人,并不在意江山,旨在天下呢?”

应昭再问。

天下、家国。

老丈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凝重道:“不要家国?旨在天下?”

“若是用谶纬之道而言,国朝更迭,不过就是丧失天意。可是天意是什么?《大同书》认为,天意既是民心。

任何旱灾、洪涝、病疫之苦,并非无解,旱灾可以挖蓄水池蓄水;洪涝可以疏通河道、拓宽湖泊减少;病疫更是可以提前通过卫生之法防范。

那么如果人人都有意识的开始防微杜渐,那么于国有利否?于天下有利否?是否还需要关注天意?

纵使天灾,只需守望相助,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么人岂能不胜天?

求乎其上,则得其中。

若是连盛世愿景都没有,还有大治的到来吗?”

应昭平和的看着前方:“《大同书》或许在许多人眼中是邪典,但《大同书》尚不完善。成都,是有贴放檄文的,应该不日就会到巴县来。凡是汤国之人,都可以就《大同书》不足之处进行抨击,提出完善之意,然后送呈天听。成都已经在做了,许多文人都在写。老丈若是觉得哪里不足,可以着作文章。每年会进行一次汇总,然后装订成册,刊行天下。”

“果真?”老丈诧异的问,“《大同书》不是国朝命脉吗?”

“既是命脉,岂能固守成法?《大同书》核心有一条,采用易经之言,‘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承禅皇帝看天下主要在一个变字。但天下需要稳定,因此《大同书》核心就在于,‘稳中求变’这四个字。既然天下会变,那么就定一个标尺,五年,十年,二十年进行一次小调整。人都在朝前迈步,恐惧变化的人,会被抛下。”

“哼!”老丈挥袖气哼哼的走了两步,显然是被戳中了痛点。

变化,就是老丈最不想看到的。

本来好好的当个村里的中产,还有知识的那种,完全可以装逼。

但是《大汤正音》、《中华字典》、《大同书》这些内容出现了。

明明他已经在努力的看《大同书》,想要穷经皓首,想要凭借此书在死前混个官当一下。

可是《大同书》是变的。

应昭本人也对《大同书》的再版有想法,既然已经当了皇帝,那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直接将原有的很多内容砍掉了。

文章也更加平白质朴,大量的内容都是直指要害。

整本书以“天下大同”作为最高信仰,用来补齐华夏族在精神文化上的缺失。

然后提出了兼收并蓄,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的理念。

接着开始规范华夏应该拥有的礼仪礼节,这里头很多都是儒墨的思想,但也化用了很多儒墨的书籍跟语句。

在治国上,提倡法治,法家的思维异常浓烈。

按照应昭自己补录的话:法律是底线,道德无法凌驾。

原本汉末儒家的儒皮法骨直接被撕了下来,掰开了揉碎了,就被拿来用了。

至于古今文经学家们的争执,直接被应昭踹开。

古今文经学的氛围很不好,穷经皓首,将儒家的传承彻底推入了死胡同,以至于儒家死活没有找到追求的信仰,让精神文化彻底在国内缺失。

要说谶纬之道是精神文化?那都是忽悠有人的!

君不见汉武帝后期,迷信天象到什么地步了?

巫蛊之祸不就是谶纬之道被利用了吗?

总之,应昭踹翻谶纬之道,将荀子的“天行有常”作为儒家的重点之一,否定了天象迷信谶纬之道的作用。

然后申论引出,天下和国家两个概念。

记住,不是家国,而是国家。

在《大同书·天下篇》第一句为:“天下大同为文明最高追求。”

大白话的开篇,将天下和文明画了个等号。

接着在后续将天下和国家进行分割:“国家是文明追求大同的人的集合,是意志的体现。”

“追求天下大同,是国之需求,是君之需求,是民之需求,因此无论国朝传承何方,不为天下大同而奉献之人、家、国,都会被抛弃。”

写到这里的时候,应昭其实有点感觉自己写得太过火了,若是遇到偏激的家伙,很可能带着车架走上不该走的道路。

但基调得高,至于后边会发生什么,他也管不了了,因为他觉得死后,定然会有人修改他的言论。

总之,他这一朝得高调。

再然后就是《大同书·国家篇》,里头一改曾经的妥协,而是提出国家要追求生产力,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同落后作斗争。

他要求,每个时代,都要完成一个时代的目标。

争取几个百年内,完成他划定的时代界限。

并且敬告了后世之人,不管何方何地,都要在每个时代破除不该有的糟粕。

该解放的解放,该发声的发声,虽九死无悔。

所以,整本新《大同书》还没有发售,其实已经在朝堂内部引起无数争议。

应昭感觉等自己逛完了巴县,回到成都之后,就会迎来一波狂轰滥炸。

但不重要了。

因为人亡政息的魔咒,会让他在他生活的第一个时代,下定决心先把垃圾扫干净。

至于反弹……

全部丢到海外去开拓土地,给中原扫个清楚再说。

封藩之地用儒家旧法就挺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洗完了,再心向“大同”便是。

要有一个对比,才能让“天下大同”和“封建时代”有一个感觉。

原来,我们的道路是对的。

瞧瞧别人都在过什么日子?我们难道还不满足?

稳中求变,应昭居于如今的时代,哪怕用后世的眼光来写,只能在接下来几个时代里进行畅想和追求。

但他不可能脱离他穿越前的时代局限。

总之,目标有了,追求有了,就不用信什么佛道了。

它们……对我们的崇高理想,有作用吗?

看着老者离开,应昭微笑着回头,让人赶紧做饭。

赶了一天的雨路,可是饿坏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