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陇右大捷的消息散布蜀地,数日后,江州李严上了一个奏表。

上头除了极尽赞美之辞外,还向天子说明,前段时间因为江州粮食未备,士卒未齐,所以没有及时跟着丞相去汉中。

如今兵马齐备,随时可以出发。

同时还先行给锦城送过来五千石粮食。

事关大汉的实权都督,同时还是丞相名义之下的第一人,丞相府的留府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不敢怠慢。

在取得大汉天子的同意后,以最快的速度,把李严的奏章发往前方的丞相手中。

李严在这个时候突然跑出来搅局,不但让张裔和蒋琬觉得有些棘手,就算是刘禅也觉得有些不安。

因为他不但是先帝的托孤之臣,而且手握精兵,这个时候自靠奋勇说要率军前往汉中,谁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打算。

最重要的是,从江州至汉中,势必要经过锦城。

李严先是劝丞相进九锡,然后再想着割五郡自成一地,最后在北伐前,又不愿意离开江州北上,已经让大汉天子在心里有了深深的疑虑。

万一他想趁着全国大军绝大部分都在前方的时候,心有不轨,那必然是一场大灾难。

留府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经过商议后,向刘禅提出,不如想办法先让李中都护按兵不动,再由张裔自己前往陇右,亲自向丞相咨询事宜。

刘禅许之,然后立刻给李严下了旨意:陇右大局已定,如今丞相未有增兵之意,请中都护安守江州,筹备粮草即可。

旨意发出去后,刘禅又有些后悔,生怕会激怒李严,回到宫里后,坐立不安。

张星彩看到皇帝如此,得知事情始末后,想了一下,便笑道,“陛下登基前,汉嘉太守黄元造反,举兵向东,时先帝与丞相皆不在锦城,陛下是如何平灭的?”

“时有杨洪为吾献计……”刘禅说到这里,猛然醒悟过来,看向张星彩,喜道,“我怎么忘了他?”

只是他又有些疑惑道,“杨洪本就是蜀郡太守,锦城之事,理当问之。且丞相临走前有言,若是有急事,亦可询之。”

“只是我听闻李严之事后,一时情急,想不起此事,怎么李裔和蒋琬他们也没有提醒我?”

张星彩闻言,轻轻摇头,“陛下难道不知,这张裔和杨洪早已不相往来?张裔天资聪敏,善治繁务,可惜性情过于偏激,无法公平对人。”

“如今他是留府长史,能不找杨洪麻烦,已经算是克制。但若是让他主动在陛下提起杨洪,只怕也是难事。”

刘禅惊讶地问道,“皇后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张裔若当真是这等人物,那丞相让他做留府长史,岂非是失策?”

张星彩解释道,“丞相北上,留人辅佐陛下,妾又怎么可能不留意这些辅佐之人?故曾多方打听张裔其人。”

“张裔与杨洪年少时交情倒是不错,前些年他不是被南中之人流放到东吴么?其子张郁在本郡当吏员,因犯了小错,被杨洪加以惩罚。”

“张裔从东吴回来后,闻知此事,忿恨杨洪没有惩罚过重,所以两人就此断了交情。”

“蒋琬不过一个参军,资历地位本就不如张裔,加之性情宽和,不喜与人争,又怎么可能去得罪张裔?”

“所以妾想着,这蒋琬应该想在张裔离开锦城后,才会过来提醒陛下。”

刘禅听了,略有不满,“此等国家大事,岂能因张裔的私情好恶而废之?差点误我!”

“丞相让张裔留守锦城,想来也是有原因的吧?毕竟张裔本就是蜀郡人,又久有声望,让他任留府长史,想来可以调和蜀地吏民的关系,会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张星彩半是猜测半是劝解道,“陛下此时,还是先去问问杨洪为佳。”

“何不令其进宫?”

刘禅不解。

张星彩耐心地解释道,“陛下,杨洪年事已高,当年曾给先帝出策不少,后来又助陛下平黄元之乱,其人忠清款亮,忧公如家,深得朝野之望。”

“这等国家大事,陛下应当亲自前往询问才是,陛下能事丞相如父,如今再事杨洪如师,不但显得陛下尊重功臣元老,还能显得陛下礼贤下士。”

刘禅听到这个话,这才点了点头,“皇后所言甚是。”

于是大汉天子吩咐下去,立刻准备车驾。

哪知还没等他出宫,只见出宫给太守府传递消息的内侍就回来说,杨洪病了,如今卧病在榻,只怕是不能见天子,免得给天子传了病气。

“宜速派侍医前往,如今樊阿去了汉中,但李当之仍在锦城,陛下可让他去杨府看病。”

张星彩果断地说道。

李当之虽说是在冯府上的人,但自他来锦城后,一直在给张星彩调理身体。

按冯永的估计,在张星彩没有生下孩子前,是不会让他离开了。

李当之得了旨意,不敢怠慢,去给杨洪诊病后,回来禀报说杨太守是年事体衰,又加上劳累过度,这才引得邪气侵体。

得知杨洪的病不会传什么病气,刘禅打算亲自前往探视。

刘禅虽名为大汉天子,但如今大汉仅有一州之地,许多规矩不得不按实际情况作出改变。

所以如今天子出行,倒也不用准备太多。

羽林军护卫着天子车驾出了宫,上了驰道,向着锦城的蜀郡太守府的方向行驶而去。

待车驾拐了一个弯,经过丞相府前时,虽然明知丞相不在,但刘禅还是下意识地掀起车帘,看向丞相府。

哪知这一看之下,却是让他一愣。

只见不远处的丞相府门前华盖云集,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这是怎么一回事?”

刘禅有些疑惑地问了一句。

一直随侍在身边的黄胡向旁边使了个眼色,旁边的小黄门会意,连忙跑下去打听。

不一会儿,刘禅听得黄胡在车外说道,“陛下,丞相府的事打听出来了。”

“上来说吧。”

“诺。”

黄胡上了车驾,这才轻声说道,“陛下,丞相府前的那些人,都是前来拜访张裔的。”

“张裔?”刘禅看向黄胡,眉头微微一皱,“相父在时,丞相府前都没曾这么热闹过,怎么到了张裔主丞相府事务时,就会有这么多人来拜访他?”

“陛下,听说是张裔明日就要北上去面见丞相,所以这些人都是来道别的。”

黄胡低下头,当作没听到天子的问话,只是把自己所知的说出来,哪敢去评论丞相和张裔?

“与张裔道别?”

刘禅再次掀起车帘,虽然丞相府已经被甩到了后面,但他的目光是定定地看着后方,若有所思。

相比于丞相府前的熙熙攘攘,杨洪府上不但冷清,而且府口大门还有些陈旧。

刘禅进入府中,只见奴仆下人也是数量不多,当下就是另有一番感慨。

相父以身作则,故大汉吏治还算清正。只是待他回来后,得知丞相府门口那般景象,不知当做何想?

这般想着,他迈步进入杨洪的病房。

“臣有病在身,不能起身迎接陛下,望陛下莫怪。”

杨洪病魔缠身,身体很是虚弱,看到刘禅进来,连忙半撑着起来,吃力地说了一句。

刘禅快步上前,把杨洪按着躺下去,温言宽慰道,“杨公为国操劳,这才累倒的,要怪,也是怪我不体恤臣下,如何能怪君?”

“陛下仁厚,臣谢过。”听到刘禅这般说话,杨洪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大汉有陛下这等仁君,实是臣等之福,百姓之福。”

“侍医对我说过了,杨公劳累过度,需要静养休息。”

刘禅说着,脸上露出愧歉的神色,“我本不该过来打扰,只是如今有一事,我久决不下,不得不过来问问爱卿的意见。”

杨洪干枯的脸上露出笑容,看着刘禅说道,“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臣欢喜还来不及,又何来打扰之说?陛下有何难事,但请道来。”

刘禅知道杨洪精力不济,自己不能呆太久,所以他就长话短说,把李严之事说了一遍。

杨洪听了,闭上眼想了好一会,这才重新睁开眼,神色轻松。

“陛下匆忧,此不过李严得知陇右大捷,欲试探陛下与丞相罢了,此人定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有任何不妥之举。”

刘禅闻言,大喜,“杨爱卿如何这般有把握?”

“回陛下,老臣当年,曾与李严共事甚久,甚至还曾与之起过争吵,算得上是深解他的为人。”

“李严确实有才,但私心甚重,又善攀附,更重要的是,其人苟利其身,不会轻易涉险。”

“陛下,恕老臣说句大胆的话,若是当真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有异动,其首倡者绝对不可能是李严。而且李严也不会轻易响应叛逆,除非大汉当真是大势已去。”

看到杨洪这般肯定地说出这番话,刘禅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大半,但仍是有些不解,“杨爱卿既然说他是试探,那他就不怕我当真让他率军前往汉中?”

“陛下,李严早就算好了,丞相不在,陛下定然不会轻易做出改变大汉局势的举动。说白了,还是欺陛下年少,不足掌控大局。”

刘禅一听到这个话,脸色就是一变,心里就恼怒起来:这个李严,到底要欺他到什么时候?

杨洪与李严有过节,再加上不齿其人,虽然看到刘禅的神色变化,但也不会给李严说好话。

只听得他继续说道,“再说了,就算当真有这个万一,他也不吃亏。”

刘禅仍是不明白,“这个又是为何?”

杨洪笑了笑,“陛下,如今汉中不比往昔,他身为托孤大臣,身份尊贵,到了那里,自会有人逢迎于他,哪里会少得了好处?”

“再说了,如今陇右虽然几成定局,但北伐仍远未结束。他正是看到陇右大捷,有利可图,所以先送粮草,若是再率军前往,以后真论起功劳,怎么也少不了他那一份吧?”

刘禅听了杨洪这番分析,这才恍然大悟,同时也有些气馁,自己比起这些老臣子,终究还是计算不过——总感觉所有人都比自己厉害的样子?

看到杨洪神色越发地疲倦,刘禅只得安慰他好好休息。

只是临走前,刘禅最后还是忍不住地问了一句,“杨公,丞相驻守汉中前,让张裔做留府长史,我听闻你与他想熟,你觉得其人如何?”

杨洪有些诧异地看了刘禅一眼,似乎很意外他问出这番话来。

只见他这一回却是沉吟许久,这才开口道,“论起才干,张裔确实能胜任留府长史一职。”

刘禅等了好一会,也没听到下方,“就这样?”

杨洪这才又看了刘禅一眼,这才缓缓地问道,“陛下可是听到什么流言?”

刘禅摇头,“没有。”

杨洪叹了一口气,“陛下,丞相既然让张裔做留府长史,那就定然是有考量的。张裔才干不但能胜任留府长史一职,而且忠心大汉。”

“当年他因为南中之乱,被雍闿捉拿至东吴,在东吴流放隐居数年,仍不改其志,矢心回到大汉,就算是孙权派人追赶亦不回头,实是难得。”

“此等忠义又有才能之士,正是当用,陛下莫要因为流言而怀疑他。”

听到杨洪这些话,刘禅犹豫起来。

看到刘禅这副模样,杨洪终于有些担心起来,如今正是北伐关键时候,张裔乃是丞相留在锦城处理事务之人,身份非同一般。

若是后方出事,则势必会影响到丞相北伐大计,当下他终于不顾忌讳地问道,“陛下难道当真对张裔有所成见?”

“杨公,我知你与他有过节,不想在背后说人,以免担了恶名。但他明日就要北上去面见丞相,方才我路过丞相府时,看到府门前热闹无比。”

“听说有数百人前来与他道别,丞相在时,丞相府都没这般热闹,他才任留守长史一年,就成了这个模样。”

刘禅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只是他既然是丞相所任,杨公又说他确能胜任,那此事便算了吧。”

杨洪听了,反而笑了,“陛下,此乃是好事。”

“怎么说?”

刘禅奇道。

“张裔如今北上面见丞相,前来拜访他的人,大多定然是为了陇右之利,这说明大汉上下,皆是同欲。”

“上下同欲,则大事可期,兴复汉室的希望就越大。这不是好事是什么?再说了,那些人之所以拜访张裔,是因为他任留府长史一职,而非其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陛下不能强求人人皆如丞相那般淡泊简朴,世间的大多数人,还是会逐利的,所以他们去拜访张裔,乃是自然之理。”

刘禅听了,这才恍然大悟,施礼道,“朕谢过杨公指点。”

杨洪强自一笑,却是再也支撑不住,闭眼昏了过去,吓得刘禅连忙疾呼,“侍医!”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