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伐清 >   第十六章 示威

在黄州等地的攻城掠地毫无难度可言,地方上的守军既无战斗力也无士气,而且还有周培公这个内应协助,明军不但很清楚守军的实力,也不用担忧会有清军的增援前来骚扰。这些战斗工作邓名都交给浙军负责,李来亨的军队则充当预备队,在战场外观战——毕竟邓名也要防备张长庚一手,虽说邓名并不认为现在武昌还有勇气偷袭明军。

对几个小城的攻击邓名依旧采用爆破战术,从江南收集到的火药对付南京未必够用,但对付湖北的县城却非常富裕。邓名之前反复强调的战斗笔记再次起到重大作用,虽然浙军并没有爆破经验,但是在邓名和他的卫士的战斗笔记的帮助下,很快就掌握了爆破的技术。

和刘体纯在郧阳一样,邓名也让浙军在破城后利用城墙进行练习,李来亨也派手下前来旁观,很快明军的穴攻和爆破技术都有了长足的提高,他还告诉兴致勃勃的明军军官们:“等回到夔东后,可以再去向刘将军请教,现在刘将军肯定是夔东爆破第一人。”

满怀不安的百姓看到:明军来攻城、攻下了城,没有发生任何强行征丁、征粮的行为,只是在衙门周围悬榜,号召有志气的人参军。明军还传檄四郊,宣称任何愿意跟他们回川的平民,每个男丁都可以获得二十亩的免费土地,女子十亩,只要耕作十年并每十亩缴纳一石的粮食就可以成为这些耕地的主人。尽管大部分人对这种好事将信将疑,而且很多人也觉得四川太远了,但还是由一些贫农,愿意跟着明军走去碰碰运气。

每次邓名从一座城市离开后,周培公就领着军队前去收复,这次跟着周培公从武昌赶来的还有两千多清兵,带领他们的都是张长庚一系的绿营军官。给他们报功的奏章周培公早在收复城市前就已经写好,收复一地后,这些军官就拿着张长庚的委任状走马上任。除了这些武官外,还有一些缙绅子弟跟着一起前来,他们作为周培公的幕僚帮着赞画军务,这些人同样会从收复工作中捞到一份军功,轻而易举地成为新的地方官吏。

根据与邓名的约定,周培公三令五申不许骚扰百姓,这点同样得到了军官、幕僚们的坚决拥护,除了本土乡情外,他们也需要良好的军纪来与地方缙绅结下善缘——他们都是来当官的,不是来当土匪的。

很罕见的一幅场景出现在了湖北各府的土地上:军纪严明的明军来了,又走了;然后是军纪严明的清军紧随而至,进城之后同样是秋毫无犯。

地方上的缙绅、百姓都对周培公与邓名的密议一无所知,只知道周培公是个既勇敢又亲民的好官,不但能做到毫无畏惧地跟在明军身后,还从来不曾借机祸害地方。

顿时周培公在湖北声名鹊起,他带来的文武官僚集团也得到了地方上的交口赞誉,当然,在称赞周培公的同时,大家也不会忘记歌颂一下张长庚的识人之明——很多人还是真心实意的。

不久,邓名经过精心准备,一举攻破黄州府府城,把胡全才的旧党差不多一网打尽,在府城中休息数日后,带着大批缴获的船只和物资离开,向武昌进发。而胆色过人的周培公很快带着五百精兵赶到,明军前脚刚走他就进入城中安抚人心。周培公上午进入府城衙门,中午就张榜安民,本人更马不停蹄地拜会城中的名流。为了让逃难的百姓尽快回城,周大人还敞开四门,跟着周大人一起赶来的幕僚也尽数入城,沉着地开始在衙门里办公。

此举当然大大地稳定了人心,不过缙绅和百姓们在钦佩、惊讶之余,也为周大人捏了一把汗。幸好明军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得知明军的后卫部队头也不回地远去后,缙绅们纷纷议论,虽然周大人玩的是空城计,但想必明军那边也忌惮周大人的智勇啊。

虽然周培公对父老非常谦恭有礼,但对那些临阵脱逃的官吏则称得上是铁面无私:很多胡党余孽看到清军光复府城后,纷纷赶回来向周配公哭诉。还没等他们诉说完死里逃生的惊险,周培公就脸一沉把他们尽数拿下,革职查办毫不含糊,无论这些犯官是倾尽家产行贿,还是搬出亲朋靠山都无济于事。

于是乎,周培公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了,不过短短几天,黄州府上下都称赞周大人虽然年轻,但胆大如虎、爱民如子、更铁面无私,简直就是古今完人。良好的名声,令人有安全感的智勇,更是张长庚的嫡系,很多缙绅都觉得将来这黄州府的知府一职肯定逃不出周完人的手心。在这种心理下,大家纷纷登门拜访周完人,送礼问安,还由黄州府的缙绅领袖牵头,集体给武昌的张巡抚上书,要巡抚大人向朝廷保举周大人为黄州知府——其实就是规模、价值小一些的拥立之功。

除了处理公务以外,周培公还多次巡查城防,亲自检查每一处城墙的豁口。由于这是邓名预定攻打的最后一座城市,邓名把沿途缴获的所有火药都用在了黄州府的城墙上,采用四处同时爆破战术。周培公站在豁口的城墙边上,抚摸着残墙若有所思。

和其他收复的城市一样,目击者都报告明军转眼就挖塌了城墙,这和周培公在钟祥的印象相吻合。

“钟祥那次,我被俘前曾多次询问过明军到底在干什么,能不能一天就挖塌城墙,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绝不可能。但城墙就是一天就塌了,回去后我还受到不少人的挖苦讽刺,说我夸大其辞。事后我又问过很多有经验的将佐,他们也都说穴攻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绝对办不到的,搞得倒像是我在胡言乱语一般。”这次尾随邓名而来,周培公看到沿途的城市没有一座能够稍微抵抗一下,便是黄州府的府城也在两天内便宣告陷落。固然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但显然城墙在明军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

“来人。”周培公下令动员民夫,把豁口下面的土地刨开,然后亲自下去查看了一番。之前由于急着收复城市,周培公没有功夫进行这样的细致检查,但这次他把四处豁口全部察看了一遍,任何一处都没有实施正常穴攻后应有的遗迹。

“这些城墙都是自下而上崩开的,而不是塌陷下去的。”周培公喃喃说道,这个现象也和钟祥、还有其他被邓名攻破的城池一致。

很快,黄州府城内就得到新消息,周大人带着一百兵马追赶明军而去,据说是因为担忧武昌。

……

明军大部分抵达武昌附近时,兵力已经膨胀到六万多人,其中三万是原本的夔东军和浙军,五千是从江南跟来的辅兵,剩下的两万多都是从黄州府招募到的男丁。女营人数也超过四万,除了李来亨为部下娶来的媳妇、浙军的家属,还有大批黄州壮丁携带的家眷。

根据与邓名的协议,武昌的兵马已经龟缩到了城中,不过邓名还是很小心地与李来亨商议行军方案,准备分批通过武昌、汉阳附近的江面,警戒行军以防清军突然袭击。计划已经制定妥当,正在敲定具体细节时,卫士又报告周培公又来了,邓名让把周举人请到旁边的帐篷,等完成军议后再去见他。

等会议结束后,天已经黑了,邓名走进帐篷后,看到帐内已经点起了蜡烛,周培公正就着灯光看书。

“周先生不在黄州府好好安抚人心,怎么又来找我了?”邓名有些奇怪地问道:“是不是张巡抚又有什么事情?”

“学生还没有刚刚赶来,还没有回过武昌,等见了提督这面后,就要回去向巡抚大人复命了。”周培公合起书,揣入怀中。

“周先生客气了,先生现在已经是官身了,不日就会是武昌知府了,不用太谦虚了。”听周培公又自称学生,邓名微笑道:“先生今日前来,又有何要事?”

周培公首先东拉西扯地说了一番黄州府的事,称赞邓名言而有信、明军军纪严明,还说他一会儿回武昌后,一定会向张长庚细说邓名的仗义,绝对不让小人离间双方的关系。

释放了大量的烟雾弹后,周培公就起身告辞,像以往一样,邓名送他出营。眼看快走到营门边,周培公用开玩笑的口气随随便便地说道:“现在黄州府各地,都知道提督精通五雷之法,施展法术后,城墙便化为粉末。”

邓名身后的卫士都笑而不语,邓名也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邓名反问道:“原来周先生今天专程前来,是为了此事啊。”

周培公已经隐约猜出了大概,实在忍不住所以来试探一番,刚才看到邓名的卫士面露笑容后,他心里更是确定了几分,但没想到邓名居然一口道破,顿时愣住了。

“周先生相信我是法术破城的么?”邓名笑吟吟地问道。

犹豫了很久,周培公终于微微摇头:“子不云乱力鬼神。”

邓名轻轻鼓掌,笑道:“仅凭着一条,周先生便比那胡全才要强太多了,至于我是如何破城的,周先生想必已经心里有数了吧?”

随着这句话出口,周培公突然感到周围的气氛一冷,邓名身旁的卫士脸上笑意全无,都冷冷地看着他。

顿时周培公就后悔今日之行,他原本也知道刺探邓名的军事非常危险,但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好奇。这个谜团自从钟祥被俘后,一直笼罩在周培公心头,让他怎么也放不下,所以就想以其他事为掩护,在临走的时候不露痕迹地试探一下。

“就是先挖一条地道到城下,然后填入火药,接着就轰的一声把城墙炸上天。”邓名的表情显得很轻松,一边说一边继续向营门口走去。

本来在原地呆住的周培公,见状又楞了两秒,才快步跟上,只见邓名依然想聊家常一样地继续说道:“这比以往的穴攻要快的多,效果也挺好;不过我若是守方嘛,也不必挖很大的池塘蓄水了,迅速地反挖地道灌水便是;或是只要发现有人挖地道,就派兵出去攻打。好破的很!”

这时邓名已经走到了营门口,就停下脚步冲着周培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恕不远送,周先生请吧。”

周培公看着那营门,虽然只有几步路,但却感觉好像远在天边一般,邓名说完话好久,周培公才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提督要让我走?”

“难道周先生今晚打算在我军中过夜吗?”邓名惊讶地问道。

周培公盯着邓名看了两眼,突然又是深深一躬,快步从营门里走了出去。

“先生为何要放他走?”看着周培公的背影,任堂有些不解地问道。

“这事本来也瞒不了多久,杀他一样保不住秘密。”邓名知道,以前之所以能够保住爆破的秘密,就是因为被攻陷的钟祥、谷城、郧阳等地始终保持在明军手中,这次他在黄州大肆使用爆破技术时,就已经做好了被清军知晓的准备。等明军退回武昌以北后,张长庚肯定会派人去黄州的几座城市查看,清军中比周培公有军事经验的人太多了,他们肯定能更快地看明白:“我们没有什么城市给鞑子用这招,更何况他们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验出来;我本来就打算公开这个秘密了,这样将来鞑子就更不会有坚守孤城的信心,只要他们都觉得城墙根本没用,即使我们没有火药他们可能也会心虚而逃。”

邓名遥望着远去的周培公,又笑了一声:“我这样轻描淡写地说给他听,恐怕他会更加害怕,不知道我还有什么杀手锏没有用出来。”

……

周培公与随从回合后,感到后背凉飕飕的,原来衣服都被冷汗浸湿了,他回头望了一眼,看到明军确实没有追来。

“回武昌。”周培公叫道。

赶到武昌城下后,周培公又回头望了一眼,依旧没有明军追兵的踪迹,但他却丝毫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周培公心情沉重地来到湖广总督衙门,向张长庚仔细汇报了黄州见闻,最后更把邓名今天说的话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张巡抚。

和周培公一样,听说解开了明军攻城之谜后,张长庚先是喜悦——这个谜团同样困扰了他很久,已经打算派几个老军务去黄州考察——接着就又一次双眉紧锁:“你是说:邓名根本没把这个秘密当回事?”

“是的。”周培公低声答道,此时他心中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发现秘密的喜悦,满是更大的疑虑和恐惧:“他肯定还有更厉害的手段。”

张长庚琢磨了一会儿,也叹了口气:“是不是他另有手段,在黄州用火药爆破只是掩人耳目,让我们信以为真?”周培公苦笑着连连摇头,张长庚又想了片刻,突然惊叫一声:“是不是他真的会五雷之法,火药是用来掩盖法术的?”

“学生实在不敢说啊,邓名实在是深不可测。”周培公满脸的丧气:“不管他是真的懂雷击之术,还是靠火药炸城,反正城墙对他是没有一点用的;南京也不是城墙挡住他的,而是他根本不想打。”

张长庚和周培公商议了半天,也没能猜出邓名到底还有厉害手段。从衙门离开后,周培公回到自己家中,他妻子见到丈夫突然回家,又惊又喜:“老爷不是在黄州么?怎么回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周培公在黄州府的工作很顺利,但眼下他没有没有炫耀的心情,他默默地做了一会儿,突然对妻子说道:“你还记得我以前让你读过的,关于安禄山和李林甫的故事吗?”

“记得。”周夫人飞快地答道,书上说,安禄山自称平生最畏惧的就是李林甫,因为每次李林甫都能事先猜中他的所思所想,对于一个心存叛志的人来说,这恐怕是最令人恐惧的。周夫人不但记得这记载,还记得丈夫的不屑:周培公认为安禄山这种连皇帝都不怕的枭雄,不太可能如此胆小。

“我现在能信了,”周培公轻轻松开手掌,现在他手心里还有冷汗:“我完全信了。”

……

女营和辅兵先后安全通过,最后一批明军是李来亨的强兵和浙军的精锐,这一万名士兵登上船只,扬起风帆,逆着江流缓缓从武昌城前通过。

在武昌的城头上,张长庚、周培公和大批武昌文武都向着蔽江而来的明军船队张望。之前看到明军军中有大批妇女时,还有个二愣子清将热血上涌,提议出城偷袭一把:现在武昌城中也有数万清军,到时候把城门一关想必邓名也没辙。

这个武将的提议遭到了大家的一致痛骂,尤其是知道城墙无用的张长庚、周培公,更是认为这个武将愚不可及。

缓缓前行的时候,船上的邓名也在遥望武昌城,和南京一样,对于这样城高池深的坚城,邓名觉得仅靠爆破手段还是不足的,明军若是能有重炮等其他手段,攻破这种坚城的把握也会更大。

“擂鼓!”眼看距离差不多了,邓名一声令下,旗手就给领头的这条船的桅杆上升起了一面信号旗。

升起信号旗的同时,鼓手也开始缓缓地敲响战鼓,后面的船只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它们的鼓手倾听着前面的鼓声,用同样的节奏开始击鼓。听到鼓声后,早经过多次训练的明军士兵,纷纷举起刀鞘或棍棒,敲击自己的盾面,整个船队中所有的明军士兵,除了操帆的水手,全都加入到这演奏中。

咚、咚、咚、咚……

上万人发出的整齐鼓声,回荡在长江两岸。

城头上,张长庚感到额头微微出汗,环顾左右,湖广的文武百官也都面色发白。

这鼓声一直飘进武昌、汉阳城中最偏僻的角落,其中也包括武昌马军提督的老丈人的家,老缙绅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侧耳听着鼓声,直到它渐渐远去、最终彻底消失。

“南明三王内乱,官兵轻而易举地收复湖南各府、攻破重庆、贵阳、昆明,我对朝廷的胜利、天下的一统,就再也没有怀疑过。”老缙绅轻声地自言自语:“可现在看来,今年到底会是乱世的结束,还是乱世的开始呢?”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