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灭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成熟,秦琅对于此次发兵灭辽也持赞成态度。据说朝中反对的大臣也还有,比如说已致仕的宰相房玄龄,就上万言书认为不该征辽。

他认为天下太平,大唐这些年东征西讨,打下的疆域已经够大了,朝廷应当停止对外扩张,而专心修一修内政。皇帝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此为国患。

但就算是如房玄龄的万言进谏,也没能打消皇帝的决心。

而七十多岁的老将李靖,却认为灭辽要趁早,他们这一代人能做好的事情,就不要再留给下一代了,甚至主动请缨求战,虽然他染病在身,而且体弱年迈,却依然表示愿为国征战。说过去他是立了些小功劳,但凭借的也是天子的威力,现在是残年朽骨,但只是皇帝不弃,他仍然愿意东征,为大唐为皇帝再出一把力。

对于这位老司徒的忠心,皇帝很感动,赐御马六匹,宝甲两套,让李靖参与对辽东作战的部署决策。

不过辽东之战的指挥,却没用瘦的成小老头的李靖。

皇太子举荐英国公李绩为帅,苏定方为副。

皇帝认真考虑过后,最后下诏,叠州都督李绩,升兵部尚门下三品,太子詹事兼洛阳府尹。

白麻宣相,入朝执政。

李绩贬任叠州期间,兢兢业业,没有丝毫怨言,在任治理地方,训练军队,都表现很好。

召回朝参预机密,入政事堂为相,补替病逝的萧瑀。

李绩回京后,太子亲自到郊外二十里迎接,与李绩同车入城。进城后,太子也手挽着李绩的手带他同去拜见皇帝。

皇帝对着李绩,当着太子的面说,若非太子,朕不复用你,当牢记太子之恩情。

李绩谢皇帝恩,谢太子恩。

皇帝授李绩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负责筹备征辽事务,并授薛万彻、裴行方为副将。

旧金山城中。

秦用感叹着道,“英国公这是终于出头了吗?”

秦琅只是笑笑,李绩这辈子确实是既用又打压,但说来这也跟李绩的性格有关,当年李绩还叫徐世绩的时候,是地方豪强,跟程咬金的出身差不多。十多岁的时候,就是个不安定份子,黑白两道的人到处结交,认识了翟让、单雄信这些人。

后来东郡法曹翟让因事下狱,狱头黄君汉将霍让私放,单雄信拥着霍让上了瓦岗做山大王,本是地方首富之子的徐世绩却主动带着家丁上山加盟,并提出了不要在附近打家劫舍抢掠乡邻,而是应当拉队伍去运河边上打劫商旅车船。

徐世绩的提议让瓦岗迅速做大做强,并引来了造反失败东躲西藏好此年的李密加盟。

可惜后来李密反客为主,反杀了霍让,做为二当家的单雄信和徐世绩都差点被杀,单雄信被逼的下跪求饶,而徐世绩脖子上也被砍了一刀。

最终无奈归附,但徐世绩是何等人,那个时候也是非常年轻的,心中一直记着此事。所以后来瓦岗虽在李密手下越做越强,但徐世绩和单雄信二人却一直暗怀私心。

所以在李密与王世充的大决战中,单雄信故意引兵观望,坐看李密崩溃。坐镇于黄河北岸的徐世绩,守着黎阳仓,兵强马壮的徐世绩更是在李密败后按兵不动。

最后李密降唐后,徐世绩更是用一招就借刀杀人,逼着李唐把李密给杀了。当时李唐来招李密,李密坐拥瓦岗大半地盘和十数万人马,却不肯降,而是说他只听主公李密的。

然后李密奉朝廷命令给徐世绩去信,徐世绩立马就降了,他整理兵册名籍府库等让郭孝恪到长安献降,却不献给朝廷,而是给了李密,说这些应当交给李密。

这一手让李渊立马就对李密动了杀心,果然不久后李渊先假意让李密去山东徐世绩那里统领旧部,待他一出京,又马上招他回来。如此反复,李密也明白李渊不信任他,于是不肯回去,然后马上就被唐军拦截杀死。

徐世绩这手玩的非常漂亮,既报了当年李密夺瓦岗杀翟让砍他一刀之仇,又给自己立了一个忠义的形像,同时也让长安李唐明白,他徐世绩对瓦岗旧部的影响力控制力。

所以李渊在李密投降时,只肯给个九卿虚衔,但徐世绩归附后,李渊却要给他父子一起封王。

李唐是把徐世绩跟江淮杜伏威、幽州罗艺、北平高开道等这些人对等看待的,都是实力派的军阀,所以愿意大方的赐李姓,封王爵。

不过徐世绩也毕竟不再是当年初上瓦岗时的年轻人,多年江湖也已久经历练,所以他再三拒绝了封王。

最后父子俱受封国公而已。

之后改名李世绩的他统领旧部,接受朝廷派来的李神通的领导,继续在山东与河北刘黑闼、河南王世充、山东徐圆朗等交战。

说来也奇怪,在瓦岗时代,曾经威镇黄河两岸的李世绩,自归唐之后,却再也没有什么拿出手的战绩了,甚至可以用屡战屡败,再战再败来形容。

甚至还一度被打的被俘虏,连老爹和大唐的公主都被河北俘虏了。

可就算如此,在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后,王师凯旋,李渊依然安排李世绩和李世民披金甲,同乘战车进入长安城。

之后李绩镇守并州,从武德年间一直镇守到贞观,一呆就是小二十年。

李绩久镇并州,不少人都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他被皇帝猜忌。被李渊猜忌的原因在于,李绩一直是瓦岗派的山头,唐朝的许多功勋大将,都是瓦岗出来的。李绩在武德朝的地位,其实一直被定性为罗艺、杜伏威这样的。

朝廷其实对他是一直很猜忌的,在统一战争的时候,李渊是很大方豪爽的,只要肯归附,封王赐姓都毫不犹豫。可只要平定了天下后,对这些实力派军阀,就欲除之而后快了。

如杜伏威便是入朝后被杀的。

罗艺在武德末年,也一相被从大本营幽州调入了关中,变相的夺去了兵权。

李绩相比起罗艺,更低调谨慎,对于朝廷的这种猜忌心知肚明,所以对朝廷的调动也是十分配合,让去哪就去哪,而且与瓦岗出身的那些大将也减少往来。

可瓦岗系的大将太多了,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李君羡刘兰成李大亮黄君汉郭孝恪张亮等等,都是封公为帅者。

在武德九年的那场兵变中,低调谨慎的李绩跟李靖一样,选择了不参与。这也为他贞观朝后一直被冷藏打压埋下伏笔,事后,李世民继位,李绩虽然没被清算,但当年瓦岗那些比他地位低许多的将领,纷纷被封公拜大将军任重要官职的时候,李绩却在代北默默守边,被人遗忘。

此后李世民是隔几年,又似乎想起来他一下,给他加个官晋个阶,但实际上一直没挪过窝,秦琼李靖张亮甚至侯君集李大亮等都先后拜过相,李绩就一直在那个地方。

后来虽然也终于拜相了,但也只是使相,根本没入朝。

莫名其妙的还被皇帝一竿子贬到陇右叠州做都督,一呆就是好几年。

说到底,李绩的这些际遇,都是因为他曾是瓦岗的三当家。而在武德和贞观前期,李世绩也确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镇守代北多年,立的功也很有限。

不过李世民也很清楚李绩这人打仗的本事还是有的,虽然说并不算很出众,他跟李靖、秦琼、李大亮等相比没什么突出的,甚至可能还不如薛万彻、程咬金他们。

但是李绩也能进入名将之列,毕竟镇守北疆多年,这基本的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若是拿来对付四周蛮夷也是绰绰有余的。

皇帝故意压着李绩,也还因为李绩相比秦琼程咬金李靖这些人更年轻,却又有个特殊的履历。

贞观朝重用的将领以瓦岗派为主,却压着这个老当家不用,而等秦琼李大亮这些人终于逝去或老迈后,皇帝把李绩留给太子承乾使用,正好能够压制军功新贵里的后起之辈。

这里面,未必就没有对秦琅的掣肘之意。

毕竟秦琅多年来,凭着父子皆拜相以及贞观朝所立的着着功勋,早成了军功新贵集团的领袖。虽然秦琼当初也是激流勇退,而秦琅数拜宰相也并不留恋中枢,但是,李世民又岂不清楚,自己驾崩后,将来承乾的新朝中,必然还是长孙无忌和秦琅为首的辅政班子。

长孙无忌是关陇派领袖,秦琅是军功新贵派领袖,如今能够保证新皇承乾的权威?

相约制约,搞平衡。

让李绩入朝为相,就是为了分化军功新贵派,以李绩的资历威望,特别是在瓦岗系中的地位,必然能够弱化秦琅的在军功新贵派中的影响力的。

这一套,其实傻子都看的明白。

但有的时候,这种阳谋式的东西你看透了也不怕。

恰相反,就如李绩,他岂看不明白李世民突然打他一竿子的用意?但他能怎么办,老实的配合吧。皇帝召他回来,太子作态拉拢,李绩也只能表示感激。

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皇帝就是要让李绩辅佐承乾的,就是要平衡长孙无忌、秦琅的,李绩很清楚,但也别无选择,如果他不照做,那对就对皇帝和太子无用,他就会被再踢出局。

“李绩这个时候入京,这是皇帝准备给他一个大功绩,将来才能在朝中更有资历威望好立足。”

秦用对此分析倒也点头,否则再次征辽,明显镇守辽东的牛进达更适合挂帅的。

李绩挂帅征辽,凭灭辽功绩,到时政事堂中也就稳了。

毕竟高句丽自从几年前丢了辽东地区,然后还经过内乱后,如今虽说渊氏篡权把持朝政,但是朝廷这几年也没闲着。

水师一直在袭扰着高句丽沿海,迫使渊盖苏方禁海迁海,高句丽人主动把沿海二十里内的村庄集市都迁到了内陆。

他们还把每一条江河的入海口处,都设下尖桩、木栅,防止唐船驶入,也不许高句丽商民出海。

这样做看似减少了唐军水师沿海袭扰的损失,却也是做茧自缚,早些年高句丽人跟大唐海上贸易往来频繁,甚至连粮食都大量从中原走私过去,他们手工制造业以及冶炼加工业等,更是在大唐有意的走私倾销下被毁掉。

当他们丢失了辽东的那一半多的国土,又没了海上贸易后,没有了唐船来,没有了唐货,没有了便宜的粮食,低价的铁料等,高句丽这几年过的可谓是相当艰难。

为了防止唐军进攻,渊盖苏文在鸭绿江南岸修长城,建堡垒,在沿海各个河口处,也设立木栅、堡垒,征召了大量百姓训练值守,以及修城筑栅,这使的高句丽的农业牧业损害严重。

年年出现饥荒。

高句丽这几年就跟个被害妄想症患者一样,把大多数的人力财力都花在了军事上。

守着半岛小小一块地方,却编练了三十万战兵,以及五十万的后备民兵,几乎把所有青壮都编进去了,每年大部份时间就在训练、轮值。

妇女老弱在田间劳作,田地产量大减,可却还得把不多的收获,大部份上缴。

渊盖苏文发了疯一样,完全不顾百姓死活。他很清楚,如果不全力戒备,那么唐军一次进攻,可能就要亡了国。

大唐每年只是不痛不痒的在沿海袭扰,偶尔会对鸭绿江防线展开几次进攻,但更像是实战动员演练,但就算是这样的小规模动作,都能让渊盖苏文不得不全力防守,没有半点多余的精力却维持农业等。

大唐做的并不仅这些。

之前渊盖苏文还曾经拉拢了百济和倭国结盟,但这几年大唐对倭和百济是各种手段其上,威胁利诱,反正有手段就使。

再加上支持新罗、耽罗和伽倻这三个藩属国和靺鞨这些游牧部族不断的对高句丽的围攻,倭国早就放弃了高句丽。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